置頂

物理與化學是很有趣的兩門學科,對我來說這兩類的學問幾乎就是許許多多有趣的遊戲。也許有人覺得物理與化學太專門或者太嚴肅,對這一點我想說得是:當你很喜歡這個遊戲的時候,你自然就會慢慢變得很專門,你也會很認真,甚至有時候會很嚴肅。
但是別忘了其中的樂趣,這些樂趣是吸引了許多人投入這個領域的極大誘因。 如果你喜歡這兩門學科那很好,請好好的玩它!如果你沒有那麼喜歡,那也無妨,你還是可以從中獲得一些樂趣。

2024年11月14日

用Ai學習微積分

這幾年小孩比較大了,一個大三一個高一,其實他們學的東西,早就有太多太多是我不會的,但即使是這樣,偶爾我還是會想要努力一下幫他們解決學習上遇到的困難。

最近遇到的問題,是生態學中提到當物種在沒有競爭者且環境食物充足的情況下,族群會以甚麼樣的模式成長

課本當然有解釋,老師的投影片也有解釋,上課也有解釋,但是就還是有很多的內容是很難弄懂的,主要是微積分的部分,然後我微積分超爛。

例如, 1/X的積分結果,或是 a^x 的積分結果,這種東西就超過我原本會的東西,我好像頂多頂多有曾經背過,但從來沒會過。小孩卡住的地方,也是這部分。雖然或許可以把這些積分的結果當作已知,跳過理解求證的部分直接運用,但就是會蠻不舒服的。

關於提取練習的想法

 再來說一下「提取練習」,在學生學習之後,如果沒有經過適當的複習,其實過一段時間,就會忘掉蠻多的。所以若要將學習成效好好的保留住,用「提取練習」作為建立長期記憶的策略是蠻有效的。

所謂的「提取」,就是把學到的東西拿出來用。把學到的理論拿出來用在解釋現象,把學到的單字意義,拿出來用在閱讀文章甚至書寫文章。
前兩天看到有人學習一門新的語言,請Ai把學到的數個陌生單字,組成不同的短文。這些短文都用到了這些單字單詞,學習者就可以重複閱讀這些文章,就可以把這些單字給記熟。
這邊有個重點就是,「反覆提取」的策略中,大家可能會想說這不就是「反覆背誦」嗎?例如我要記得
apple=蘋果,那我就重複這個動作一百次,可能就會背起來了,如果不夠,就再重複一百次。這也是許多老師在「處罰」學生學習成果不佳的時候,用「罰寫」的方式的原因。
但是其實反覆提取策略中,用這種點狀的記憶方式效果是很差的。比較好的方式,是要讓點狀的知識點,變成有脈絡的網狀的,立體的記憶。
所以以記憶詞語意義為例,學習目標是了解詞語的意義,並且能精準使用。單純背註釋的效果是比較差的,更好的方式,是重複的正確的閱讀理解詞語在文章中的意義,再更好的方式,是重複正確的使用這些詞語來造句或作文。
一直重複的將知識點,在有意義的脈絡下去使用它就會變成長期記憶。
以科學定律為例,學習目標是認識某個科學定律,例如
F=GMm/R^2
如果目標是這個,方法並不是把這個定律默寫一百次,而是重複使用這個定律來解決一些有脈絡的問題。
「那就是出題目小考對吧」
對,其實許多老師本來上課就會用口頭或紙筆測驗的方式,讓學生以考試的方式來做複習。不過許多老師也觀察到了,明明已經安排蠻多測驗了,為什麼學生還是學不好?
這裡面有個很微妙的機制是
當學生接受的測驗,是一項考試,是會影響學期成績,要排名次,考不好會被罵,考的好會被稱讚......也就是考試連帶涵蓋了強烈的獎懲意義的時候,學生在進行測驗時,他的心理狀態,都會放在即將發生的獎勵、懲罰、排名這些事件上面
學生的心理狀態,不是在學習,而是在比賽。「績效壓力」會影響學習成效。
在Khanna(2015)的研究中,比較了A「不計分突襲測驗」、B「計分突襲測驗」和C「不測驗」三種方式學生的學習成效,結果發現A>B>C,也就是有測驗是重要的,但不計分的測驗對學習成效更有幫助。
另外,Hinze & Rapp (2014)指出,當測驗結果與成績掛鉤時,學生傾向採用表淺的學習策略,專注於如何應付考試而非深度理解。
這個發現我相信也跟許多老師上課的感受一致,就是常常會發現學生用「快速」「捷徑」的方式刷大量的題目,慢慢練就了答題的速度和精準度,但是學習的成果就是短淺。以這篇文獻的解釋,就是考試的壓力形塑了學生學習的風格樣貌。
把平時的測驗,作為學習的策略,重點放在學生學習的成效、反覆提取重要的知識點形成學生自己的立體的脈絡架構。
要計分,影響學期成績的重要考試,另外切割出來,或許是在教學現場上可行的策略。

2024年11月11日

POE的預測應該要是有依據的

最近學到的一個老東西,一篇1992年的文獻提到的
進行 POE 時應注意的是(White & Gunstone, 1992):
(1)要提供一個學生可以預測,而且能基於個人理解進行推理的情境或實驗,若純粹只是猜測則將失去其價值;
(2)要提供真實情境與問題給學生,才有助於POE的效果,至少也要提供學童一些支援的線索或說明;
(3)要讓學童的觀察是直接可行的,亦即觀察的實驗結果是清晰可見的;
(4)可以用勾選的方式,提供幾種可能的情況讓學童做預測,用開放的反應模式,讓學童自己表達想法。
這四點都提到課程設計的指引

2024年11月10日

質量守恆定律要怎麼探究?

質量守恆定律,是一個【經驗定律】嗎?在拉瓦節的年代,是經驗定律沒錯,也就是說這個定律是仔細做了一大堆實驗之後,歸納實驗結果找到的規則。但是到道耳吞之後,原子論解釋了質量守恆定律,質量守恆定律變成可以解釋的,那質量守恆定律就可以變成原子論成立之後的結果。

那到底要先了解原子論,再從原子論去解釋質量守恆定律,再從實驗去驗證質量守恆定律呢?還是要做很多很多的實驗,讓學生歸納出質量守恆定律呢?

以課堂進行來說,若要學生進行很多很多實驗來歸納出質量守恆,是不可能的。如果進行兩三個實驗就歸納出質量守恆的話,又太過大膽。在教學上可以以【兩三個實驗作為示例,用來表示兩三百個實驗】嗎?我覺得是可以的,在學生進行了兩三個實驗,並且測量到質量守恆之後,就聲稱化學家進行了非常多實驗,都發現了這些規則,我們就把它稱為質量守恆定律,然後再以原子論來解釋質量守恆定律。

(如果老師想不開的話,可以這樣想,一個科學家做兩三個實驗,一百個科學家將他們的實驗結果匯集起來,就很多了。科學發現可以合作的對吧。)

這是一種上法

接下來提供另一種上法

因為國中這階段已經上完原子論了,所以對學生來說,可以在認識化學反應之後,先用原子論(模型)來推論化學反應前後的質量變化。然後用碳酸鈉+氯化鈣產生沉澱的化學反應前後質量來提供【符合理論】的驗證。

接下來,用鹽酸+大理石產生二氧化碳的實驗,測量反應後質量會變少(測量少了幾g,數字可以記錄起來),提供【不符合理論】的現象造成衝突。實驗結果和理論不符合,就有幾種選擇

1.放棄理論,弄個全新的

2.以例外來處理,就是縮小理論適用的範圍,上面那個結果是個例外

3.提出解釋。就是仍然保持原來的理論,但是提出實驗結果和理論看似不合的說法。

如果是選擇第三種,那就得要提出驗證解釋的作法並且實作了。

這個主題當然可以用3.來處理

學生提出解釋:「因為產生氣體跑掉了,所以質量變少了」(這是空口說白話的階段)

接下來就請學生設計實驗驗證這個解釋:我們把蓋子蓋上,讓氣體無法跑掉,如果質量守恆是正確的,那麼蓋子蓋上後,反應前後質量就不會變了

然後進行實驗驗證,確實如此。然後打開蓋子,讓氣體跑掉,再測一次質量,看看變少的幅度和前面測到的數字做比較。

【不符合理論】的現象被驗證了其實還是符合理論之後,接下來就可以舉更多例子,像是鋼絲絨燃燒質量會變重。這時候情境的設定就會變成,我們因為前面的經驗,對於質量守恆定律更有信心了,所以這邊就會更有把握的提出來是有物質和鋼絲絨結合了。

在這邊還可以用另一個【不符合理論】的手法來操作,就是上面寶特瓶的蓋子換成套上氣球。

套上氣球的話,也是可以營造一種密閉的空間,但氣球因為產生氣體後體積會膨脹,在視覺效果上蠻好的,有些操作趣味科學的老師會這樣玩。不過如果去秤重的話,會發現秤上的數值會變小喔。這邊就產生了一個蠻衝突的情況就是,明明在密閉的空間裡,秤到的數值還是變小了,這時候要學生去思考有沒有可能的解釋,難度就會更高一些,適合資優的學生來挑戰看看。

如果是這個流程的話就會變成

1.有個現象:測量一兩個化學反應,發現反應前後質量很接近

2.有個理論:原子論可以提供解釋(1和2順序調換一下都還算可以操作)

3.更多的化學反應:產生氣體的,發現質量變小了

4.提出解釋:氣體跑掉了

5.用氣球包起來:如果用氣球包起來,反應前後質量應該會怎麼樣呢?會維持不變,結果發現產生氣體後,秤上的數值還是變小了

6.再提出解釋:因為氣球膨脹,會產生其他的作用力,讓秤的數值下降

7.提出實作方式:不要用氣球包住,用瓶蓋讓氣體不要跑出來,如果用瓶蓋把瓶子蓋起來,反應前後質量應該會怎麼樣呢?會維持不變。

8.實作發現質量還是守恆的

9.相信質量守恆定律

10.基於相信質量守恆定律的前提,討論鋼絲絨燃燒的質量增加原因

一般的學生可以跳過5-6,資優學生可以跑跑看步驟5, 6

有時間再往下走也很好,就是

11.有人發現核反應質量真的會改變,是原本的理論完全沒辦法解釋的,於是就要用例外,或者新的理論來處理了。


上面的兩種上法我覺得都可以啦,探究的訓練目標不太一樣,前者比較多實驗結果歸納,多一點【分析與發現】的味道。後者【思考智能】的強度比較高。





2024年11月6日

AI 協作科學實驗程式

 說「協作」實在是太往自己臉上貼金了,其實我根本不會作,都是Ai在做,我只是出一張嘴,對Ai提出要求,然後檢視程式內容,找到問題或提出進一步的功能,一步一步做出自己想要的東西。

最近作的是這個,可以產生不同頻率的聲音,然後繪製波形來表達

https://jjpong.github.io/lab/f-generato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