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課程定的方向,是「文學裡的科學」這類的課程,也就是去分析赤壁賦裡面的天象和實際狀況是不是真的一樣或是討論臥冰求鯉有多麼的不可能之類的課程。從學期初,有時候看到一些資料,就蒐集一下,但也一直沒組織起來。
後來看到吳明益先生的TEDxTaipei演講和莫言與楊振寧的對談演講,又覺得這個層次高多了,要不要剛好利用科學老師的身分來做這種課程。後來發現我好像還沒有能力做這樣的課程。
一直到上課前的一個禮拜,因為我還要上七年級數理資優班的外加課程,加上原本的理化課有點趕進度,還有一些演講壓在那邊。所以根本沒時間再細想,就順便逃避壓力。直到那些事情都排除了,到了前一天的晚上,因為和朋友們剛好談到一位國文老師的課程,就決定要往我最有感受的方向去講...
簡單的說,就是我自己以往當學生上國文課的時候,都覺得很難過。原本記憶中難過的原因是在國文課中,需要一直背許多的課文、註釋、作者資料等等。然後呢?好像差不多就沒了。直到很後來,離開了國文課許久之後,偶爾讀到蘇東坡傳。傳記裡面自然有許多他的作品,讀起來非常有感覺,才回想起來為什麼求學的時候對那些課文都沒感覺呢?以現在的角度來批判的話,或許可以說在國文的知識、情意、技能上,欠缺了「情意」這一段吧。
常常就算文字裡面有什麼讓作者心裡淌血的段落,我也一點感覺都沒有。回憶起來,或許是因為我們花最多時間力氣的,是把那些註釋、題解、作者介紹等等會考的東西,一字不差的背起來吧。但是我們並沒有花太多時間去思考文章本身...
後來有一天,很久很久以後的某一天,我女兒拿了幼稚園發給他們要背的唐詩,說她看不懂不會背。於是我只好先自己看一些資料把詩的內容弄懂。當我好好的去讀渭城曲這首詩的時候,我一直讀,一直看資料,卻一直產生許多許多的疑問...
基本的當然是:詩描寫什麼季節?什麼地點?什麼事件?
後來引起我比較好奇的有..
渭城在哪裡?陽關在哪裡?安西在哪裡?
王維是什麼身分?元二是什麼身分?跟王維什麼關係?為什麼感情這麼好?王維是在他什麼年紀的時候寫這首詩?是在年輕少年得志的時候?稍長一點再宦海沉浮的時候?潛心學佛之後?安史之亂之時?安史之亂之後?
元二去安西做什麼?「使」是什麼?
後來又想我應該去把唐朝在王維那個時代前後的一點歷史也查了一下...
好,這些問題的答案,並不是我的重點。我並不是要把這些東西通通查好整理好之後,變成另外一堆知識給學生。當然就算是這樣,或許也不錯,因為當我知道這些事情之後,對這首詩就更有感覺了。
當我認同了王維的情緒,我對這首詩的感覺就完全不同了。
當我有這個「學習經驗」之後,我很想把這樣的經驗傳遞給學生。也就是當我不斷的對這首詩問問題的時候,就會對這首詩越來越熟悉,對作者情緒越來越熟悉。熟悉之後會產生同理,才有機會讓那個情緒穿過千年來撼動你。
然後,我認為,才能開始談文字的技術。不過這就完全超過我能力範圍了...
當然,科學還是有它介入的地方,就是運用google earth的技術,可以知道當王維到底跟元家二哥散步了多遠,聊了多久。就可以知道從渭城要陽關要多遠,從陽關到安西又要多遠。
我本來的課程設計是,希望學生也去經歷問問題的過程。所以我一開始只有給學生這首詩的標題,副標題和作品本身。
然後我就問:有看過嗎?
學生:沒有
我:看的懂嗎?我們來看一下...(然後把詩讀過一遍)
我:開始問問題...任何你想的到的問題都可以...
接下來我就發現,學生最會問的,就是字面上的問題。例如:「浥」是什麼?
當他們覺得把文意搞懂之後,其實就不太能夠問出更多問題。
於是課程的後半段就有點變成我自問自答,偶爾會丟我前面想到的問題給他們答(他們比較擅長答,比較不擅長問)當然,偶爾也會冒出一點問題就是了...
課程的最後我想了想,還是讓他們去找他們最熟悉的文本來做練習。於是讓學生去分了三組,每一組去找自己有興趣的作品,然後練習跟今天一樣,對這個作品問問題,找答案,鑽深進去。下禮拜讓學生說說鑽的結果...希望有好結果。
後記
鑽一個文學作品的方向有很多,我只有能力從情感、歷史和地理背景的角度去鑽,但沒有能力從文字、聲韻、的角度去鑽。這部份就屬於國文老師的超能力了...
後記2
我把這件事情,跟幾個科學老師分享的時候。有一個理化老師說:我以前上過表演藝術,然後把張釋之執法的文章,找到了劇本,讓學生去改編然後演出(超有梗!)另一個生物老師說:我以前教過好幾年國文,還帶過學生參加全國什麼語文競賽第二名的...
這些外星人是怎樣!!!
後記3
感謝蔡季娟老師全場觀課,有個專家坐在後面隨時可以提供一點諮詢協助,感覺安心很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