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儒老師在他的臉書提到了這樣的事情
「有一次,當時小學四年級的女兒拿回家的社會科考卷是這樣考的:「請連連看下列各種地方文化之間的配對關係何者正確?」正確配對答案是:「宜蘭/歌仔戲」、「雲林/布袋戲」、「內門/宋江陣」、「三地門/琉璃珠」。」
看到黃老師提的事情,讓我思考老師(不只有國小老師)需要的,不是增加更多的專業知識。會用這樣的方式出考卷,代表他認為的教學目標是【記憶】。但所有其他人看這段內容,都會知道這段內容不應該就只是記憶。甚至記住 【宜蘭/歌仔戲】這件事情,似乎沒有那麼重要。了解不同地方會有不同產業,自己居住的環境有甚麼產業,不同地方文化產業的美好等等才是有價值的課程目標
但是到了教學現場,就變成這樣了
圖文完全無關
為什麼?這個why question很龐大,我覺得很難講清楚。其中一個比較籠統的說法,就是我們這一代的當老師的,沒有【素養】。就是我們長大的過程,也是在「學習等同於記憶知識」的情況下長大的。
我們花最多力氣的地方,就是把課本提供的事實(未必是真實世界的事實)記起來,然後某些規則規律性記起來。考試的時候,就是嘗試展現我們記得的事情有多少,以及對於規則的有多熟悉。
一旦我們當老師的時候,就會用一樣的方式對待我們的學生。雖然我相信許多老師隱隱然覺得那個不太對勁,但不這樣教,那要怎麼教的這件事情毫無經驗,就無法想像。這是我覺得老師要改變一個很難的地方。
老師會覺得,要教思考太難,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自己不會思考。不擅長在沒有標準答案的時候作很多的猜想發想。思考對學生來講並不困難,直到我們用了十幾二十年的時間殺掉它們。
有人會說,記憶是基礎啊,先把東西記起來以後才能有思考的材料。這目前看起來只是騙人的說詞而已,因為從國小到大學,我不知道哪個教育階段實踐了這個諾言。越到後面的教育階段,只是更多更多的記憶而已。
而且,思考能力,有方法系統的思考能力,並不會一直健全的在那邊。那個東西會慢慢弱化。有基礎的知識記憶,也會有基礎的技能,也會有基礎的思考能力需要慢慢培養。
很多不是記憶性的教學,教完之後會讓老師有個錯覺,覺得學生好像沒有學到東西。你問他「宜蘭」,他不會反射跟你說「歌仔戲」的時候,你會覺得他好像沒學到東西。學生自己也會可能也會這樣覺得。
但當他學了這個單元的時候,某天坐在電腦前面無聊的時候,想說來查一下歌仔戲到底是什麼東西,然後覺得這個東西好怪喔。跟平常流行歌都不太一樣ㄟ...這類的事情發生的時候,我會說,這個教學目標有達成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