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榮幸的,昨天受邀到台大做了一個分享。雖然主題是iPad@My.Classroom,聽起來是要介紹iPad在課堂上的應用,但實際上我真正想談的卻是學習的面向。我好像每次都喜歡偷渡這些東西到各類的演講中。
到台大演講其實壓力超大的,我已經好久沒有感受這種壓力了。到那種地方,有時候台下做了甚麼神人都不知道,很怕講錯甚麼東西被狂電。當初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去答應人家講這東西,還好順利的完成了。
但是演講這件事情,尤其是壓力大的演講,雖然看似是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給別人,但是對自己而言其實是一個很好的統整想法的歷程。所以昨天講完回家之後,身體和腦子一放鬆,就有一些新的想法浮現出來。
先簡單寫:我把學習的元素,拆成三大塊。一個是核心、一個是技術、一個是舞台。我們目前著墨最深的是技術,這是最需要反覆練習但是也最無聊的一塊。
以學習音樂為例,就是大量熟悉樂器的反覆練習。例如反覆的音階、半音階、各種琶音
以學習武術為例,就是馬步,各種單式、套路的反覆反覆練習
以學習科學為例,就是大量知識、原則、定律的記憶,公式的記憶演算運用等等
這些通常是很痛苦無聊但是卻非常必要的練習,但是缺乏核心和舞台,會讓技術的部分更難熬,也更難進步。
核心是技術的「頭」,技術是核心的「手」,頭得帶著手走,手得去實踐頭的想法。不斷的訓練手而沒有頭的學習,很容易讓學習失去方向,或者弄錯方向。有人會說,這些科目的核心價值都太高太難了,怎麼可能教給國中生?
但是核心這種東西其實很奇妙,只要老師清楚就可以,不需要特別把這東西拿出來給學生看。一方面這東西通常太抽象,沒辦法具體描述;另一方面通常這東西你刻意拿出來,你就會發現他不太對勁,好像跟你原來想的不一樣。
與其直接講,不如用很多間接的方式讓學生去體驗。這是老師最難被取代的部分。
那甚麼是「核心」?「核心」我把它簡化說為:「觀點」也就是「這個領域的人怎麼去理解這個世界」
科學家會有一種理解世界的方式,看世界的方式。文學家會有另一種,音樂家、畫家看到的世界都不一樣。這個世界的訊息進到這些人的感受中,都產生了不同的反應。我把這件事情稱之為核心,科學課程,就是讓他們去用科學家的眼睛看世界,其他課程也一樣...。科學家的眼睛充滿了天真與好奇,你會發現許多的科學家或者是科學老師在面對我們的世界時,就像個小孩一樣。
昨天有個老師會後問了關於大學化學實驗的問題,我跟他說我希望大學的化學實驗可以多加一點探究式的實驗進去,不要只是食譜式的實驗,讓學生多一點「發現」的經驗。
他說:這樣的刺激第一次或許很新鮮,但會不會之後就沒新鮮感了。
我當時沒有回應他,不過我想說的是,如果我們不再為了新的發現而興奮不已,那他應該就失去了作為科學家的動機了。
那麼當有了核心之後,「技術」才開始產生意義...
然後舞台是「實踐」的地方,舞台這部份,是我們說的以學生為中心的那部分,給學生舞台,給學生機會表現。這三個部分,會在學習過程中有不同的比重交替出現...但是不太可能或不太應該有某個部分在一個完整段落的學習中,完全消失...
這三個東西,就是內功心法、招式和實戰經驗。內功心法可以讓招式產生意義,招式則是內功心法的展現。中國有另外一種說法叫做「體」「用」。
提供適當的實戰機會,就是讓學生能夠實踐所學。
怎麼做呢?我的做法就是PBL,這樣算是由外包到內,就是由不同層次的實戰設計讓學生為了實戰準備的過程中,在實戰的過程中學到核心價值和技術和應用能力。
補充一下,有一種可以直接滿足全部面向學習的方式,就是直接跟大師接觸,就跟在旁邊就對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