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

物理與化學是很有趣的兩門學科,對我來說這兩類的學問幾乎就是許許多多有趣的遊戲。也許有人覺得物理與化學太專門或者太嚴肅,對這一點我想說得是:當你很喜歡這個遊戲的時候,你自然就會慢慢變得很專門,你也會很認真,甚至有時候會很嚴肅。
但是別忘了其中的樂趣,這些樂趣是吸引了許多人投入這個領域的極大誘因。 如果你喜歡這兩門學科那很好,請好好的玩它!如果你沒有那麼喜歡,那也無妨,你還是可以從中獲得一些樂趣。

2012年5月22日

教與學?

其實也不是今天才發生的事情,不過今天又發生一次,讓我特別有感覺,就順手把想法寫下來好了。

這幾年(嚴格來講應該是今年和去年吧)聽到越來越多的「創新」教學的研習或演講,提出教學現場的重點,不該在於「老師如何教」,而應該在「學生如何學」上。或者應該講教師的教學方式,應該因應學生的認知風格,學習風格而有所改變。

簡單的說,就是教師要想辦法讓學生學到我們想教的東西啦

阿這不是廢話嗎?你設計了再多再精采的教學,學生上完課之後什麼都沒學到,那這個教學是在幹嘛啊?

我很驚訝的是,這樣的概念居然在教育界被視為「新」的東西?其實不太可能,我相信這些說法早就被提出來了,但為什麼到現在這些說法還讓我感覺很「新」,我就不知道中間發生了什麼事情。



其實在很多的領域,都會提到類似的概念。就是「核心素養」、「接收端」和「呈現端」三個部分。

例如音樂領域中,要「呈現」出好的音樂,首要條件,就是要先能「接收」到好音樂。你如果不知道什麼音樂才是好的,分不出魯賓斯坦和你自己彈奏出音樂的差別,那你就永遠不可能到達魯賓斯坦的高度,你連他有多高都不知道,怎麼到那邊?

所以能呈現出好音樂的首要條件是你自己聽的懂,要能聽的懂,你自己的核心素養必須要夠高,否則不可能聽的懂。

這裡有個矛盾的地方就是「你必須聽懂才能進步」但是「你必須進步才能聽懂」,聽起來很沒救,不過解決方案很簡單,就是「不斷的聽,不斷的練,找個好老師」

好老師可以幫你聽,告訴你這個音樂是對的,那個是錯的等等。靠他的耳朵幫你鑑別,久了之後,你就會在理智上知道你老師在說什麼。然後你的喜好就變成跟老師一樣。然後下一部就是
把這個架構敲毀,重新建立自己的架構。

以上講太多了,其實重點不在那邊。我要講的重點是

要能彈出好音樂,必須先會聽。

要能畫出好圖,必須先會看

當然那個聽和看都不是指感官上的獲取訊息,而是指音樂、圖像和你心裡的交互作用。

要會「教」,必須先會「學」

你必須先知道「你自己」的學習方式,不斷的自己跟自己對話,內觀自己的學習途徑、方式。不要讓書本來告訴你什麼學習風格,那是下一步,你連你自己的學習風格都不了解,不要告訴我你要去了解一百種不同的學習風格。

當你自己看到一個新的事件,然後你把這件事情學起來了,仔細觀察自己從「不知道」進入「知道」的過程,經過了多少的步驟,你在腦子裡瞬間引用了多少資料庫,在腦子裡如何重新建立模型、圖像、文字模型等等。好好的觀察這些事情,你就會發現你自己從接收訊息開始,到你學會這件事情,動用了多龐大的資源。

所以當你要「教」別人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可以把這件事情再思考一次。這就是我說「先把自己放到無知的位置」然後再思考教學的意思。

你的學生,有像你一樣豐富的背景嗎?沒有!所以他們該怎麼辦?如果你不知道該怎麼辦,你就需要先讓自己變成無知的。然後你就會知道學生需要什麼了。

當你把自己挖的很深,把自己的學習歷程用顯微鏡好好的觀察過,你就會知道學生能怎麼學。

且慢!每個人的學習風格都不同不是嗎?

是的,但是許多的學習風格差異,在學習的不同階段的速度不同。大多數的人在學習上,絕對都是圖像、邏輯、文字、聲音、觸覺同時進行的。只是有快有慢,有強有弱。如果你對自己夠了解,那麼你就能了解學生的那些問題可能是卡在哪裡。

除非你遇到非常特殊的案例,否則只要非常了解自己的學習風格,就足夠讓你了解學生的不同學習風格了。

那些特殊的案例,就必須要靠特殊教育來補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