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

物理與化學是很有趣的兩門學科,對我來說這兩類的學問幾乎就是許許多多有趣的遊戲。也許有人覺得物理與化學太專門或者太嚴肅,對這一點我想說得是:當你很喜歡這個遊戲的時候,你自然就會慢慢變得很專門,你也會很認真,甚至有時候會很嚴肅。
但是別忘了其中的樂趣,這些樂趣是吸引了許多人投入這個領域的極大誘因。 如果你喜歡這兩門學科那很好,請好好的玩它!如果你沒有那麼喜歡,那也無妨,你還是可以從中獲得一些樂趣。

2012年12月27日

Why School?

TED最近出了一個APP,叫做TED books,裡面大概是一些TED的演講者寫的書,點選下去就很容易可以購買。當然都是英文就是了。

2012年12月20日

小學營隊課程

因緣際會開了一堂小學的營隊課程,本來以為是要給小學五六年級的趣味課程,結果居然四五六年級都有,這下年紀差異頗大,程度也差很多的情況下,只好玩一些好玩的課程了。



我的意思是這樣就比較難針對學生程度做一些比較客製化的課程。


七年級科學課程-化學家理解世界的方式

七年級科學課程-化學家理解世界的方式

這個課程很簡單,拿五種粉末來,先觀察看看有什麼異同,然後加水攪拌,看看有什麼異同,然後加醋酸,看看有什麼異同。

2012年12月18日

校外教學-八里永續環境教育中心

12月16日,是本學期最後一次龍山國中資優班的假日校外活動,地點安排在八里的永續環境教育中心。這個地點附近除了中心外,還有紅樹林、挖仔尾溼地、八里污水處理場、十三行博物館等非常值得參訪的景點。

當天我們直接約在淡水捷運站集合,然後坐船往八里,導覽老師就在渡船頭和我們碰面。


簡單機械-跟小孩搶玩具

上一篇提到,國中理化課程裡的簡單機械課程不太重視實作(其實我想應該是把實作的部份放到生活科技課了,但是我們理化課把生活科技科吃了下來,我認為理化課有責任把生活科技的部分放到理化課裡面)

解決的方式除了用虛擬的algodoo之外,另一個方法就是找小朋友的玩具來玩。首先是這個齒輪玩具



簡單機械課程-algodoo

國中的簡單機械課程中,有個困境就是難以實作。光是拿一兩個滑輪、一兩個輪軸去驗證功能原理,怎麼會好玩呢?

於是我在課程中就得想辦法讓學生有多一點實作的機會,但是限於器材不足和實際組裝機械的難度頗高,所以我想了兩個辦法:其一、用algodoo軟體來做虛擬機械;其二、和小孩搶玩具。


2012年12月17日

到台大聽演講

十二月的第一天,下著大雨,龍山國中資優班的家長和孩子們約在台大的後門,準備聽演講。
台大科教中心辦的演講我覺得有一點難度,所以刻意選了這個可能比較容易聽懂的演講。主要不是希望學生從裡面學到什麼高深的知識,但是去感受一下大師的風采,感受一下大眾對求知的渴望,我覺得是不錯的體驗。

這一天大家幾乎都準時到齊,排了一陣子之後,就陸續進場了。



機械課程-滑輪

說實在,我覺得在理化的簡單機械課程中,真的不要再一直做計算了。前面物理的計算已經太多了,這邊應該要多點實作才有玩機械的感覺吧。於是在這個單元,理論計算部分雖然很愛考,但我實在講的不多,只有簡單的提了兩個重點,第一個就是同一條繩子張力相同,注意合力等於零時的狀況,第二個就是功能原理。

如果可以掌握這兩個原理,其實這邊的計算題大概都沒啥問題了。接著就是好好的思考機械這件事情。

說實在的,對機械這東西我真的外行,但我想多少用一些實作和觀看分析一些實際機械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有一點初步的理解吧。


最簡單的定滑輪與動滑輪實作。(在椅子後面打幾根釘子就可以有很方便的滑輪架了)

2012年12月16日

十一月課程記錄,絢麗的八年級光學課程

我購買的教具和自製教具最多最齊全的單元,大概就是光學了吧。國高中的光學稱為幾何光學,用紙筆尺畫一畫是免不了的。不過這單元大家學習速度容易有差異性,所以容易出現需要做區分性教學的情況。

課程記錄-天文館校外教學

10/19龍山國中資優到天文館進行校外教學,當天我早上在環教輔導團開會,然後就從明德國中散步到天文館,不算太遠蠻好的。



課程記錄-九年級運動學

九年級上學期的課程,從運動學開始一直到功與能,我認為是讓學生體驗理論物理的好時機。不過這一整段實在太硬太難了,我相信很難有國中生能夠「享受」這一段非常精緻美麗的古典物理。

所以除了大量理論、運算之外,偶爾來個實驗是不錯的。不過這邊的實驗還是以驗證理論為主。

這個閃光攝影設備超高檔的,其實也有便宜的解決方案就是了。明年來用APP+小DC做這個就好

課程簡記-氧氣性質、波與聲音

太久沒寫課程記錄了,在這邊簡單記一下

一、鎂帶燃燒的power,是一定要讓學生親自體驗的。


二、觀察白色氧化鎂,有這麼開心嗎?



2012年11月3日

國中活化教學教學列車


接了教育部的這個任務,終於完成了。在這邊把成果簡單蒐集記錄一下囉。

這一系列的影片都放在愛學網

再來是放在youtube上的影片:



我覺得這樣的內容大致上有表達出我的教學理念和一些粗略的作法。

2012年9月30日

混合物的分離

混合物分離的實驗,是第二章中頗重要的實驗。課程目的大略有以下幾點:
1.讓學生進一步熟悉器材
2.了解分離混合物時,所用的方式都是物理方法
3.從實驗中再對物質做觀察、思考,有機會的話就做進一步的分析

2012年9月25日

平面運動與video physics

這個課程使用的技術記錄在這裡video physics

這個課程主要是要說明平面運動可以分開成水平與垂直兩個方向來看,並且在斜拋運動中,橫軸速度為等速度運動,縱軸運動為等加速度運動。

其實我覺得這個部分,就算直接用講的,好像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用實驗反而要克服太多因為誤差造成的雜訊要處理)

不過我還是忍不住做了實驗,以下是課程的影片記錄。因為是自己架設攝影機的關係,所以沒辦法隨時調角度。不過聲音部分倒是還算清楚。

運動學與閃光攝影

這個課程使用的技術如下:

閃光攝影

延續之前時間與單擺的課程,運動學的課程,也是建立在許多的思考和數學上的(而非實驗)其實在這一個階段的課程,我很強調運用數學來處理物理世界的問題。

但我還是會穿插一些可以在課堂上進行以及分析的實驗。課本上有用打點計時器來觀察速度與加速度的實驗。但我不喜歡打點計時器,所以就用了閃光攝影來做我的速度與加速度實驗。

閃光攝影中最麻煩的應該是把器材架設起來,由於要用到比較昂貴的器材,所以我就先自己把器材架好,直接讓學生來使用。

純物質、混合物;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說實在,我有時候覺得不知道為什麼非得介紹這些名詞不可。課本在短短兩頁,應該不超過三百字的篇幅下,就把這些名詞講完了,說實在的非常的不清楚。

這些主題,其實在科學發展的歷史中,有其重要的地位。但是課本並沒有把這個味道呈現出來。

人類其實在開始認真研究物質世界時,想必花了不少精力不斷的將物質純化,發現只要物質夠純粹的話,它的熔點、沸點等特性都會是穩定的。於是人類就知道他們找到了一個「組成這世界的東西」,從這個部分又可以引出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觀點。

以這個角度來看,或許把這些主題,放到第六章,在提到元素、化合物這些觀念的時候,放在一個適當的位置會更好。

三態變化

三態變化,其實學生在國小階段就有學過了。用體積與形狀能否自由改變,是原本對三態變化的定義。他們對於汽化、凝結、昇華等觀念大概是有的,所以在國中的課堂上,用簡短的時間將巨觀的現象描述之後,其實有比較多的時間,是以微觀的觀點來描述三態變化,並且將微觀和巨觀的觀點兩相反覆對照。這樣讓學生慢慢習慣用微觀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當然,三態變化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水的三態及變化。從水的三態變化切入應該是最方便的。所以我會從水的三態變化的巨觀觀點切入微觀的觀點。我喜歡舉的例子是當我們從四樓(我們的教室在四樓)看一樓的土壤時,我們只能看到「一整片」而沒辦法看到一顆顆的泥沙,所以想像我們能夠離水很近的時候,就能看到「一顆顆」的水。


2012年9月8日

時間與單擺

課程講義在這裡

這不算教學記錄,因為今年其實上課的順序不是真的如此,這是上完課之後,重新調整增刪後的結果


我每次都喜歡在一個單元的最前面,花很多時間去講。或許是因為學期開始的時候,比較不會感受到進度壓力吧。我就會很奢侈的花時間搞東搞西。時間和單擺這一個部分,以國中階段來說要快速上完的話其實很容易(其實我覺得單擺超難的,請看這裡),這類的課程最適合引進科學教育其他層面的東西進來。

通常是這樣子:知識的部份很難的時候,就比較利用這個知識作為素材玩別的東西;知識的部份簡單的時候,就有很多機會可以玩別的東西

實驗很難做的時候,就很難要求學生從實驗結果推導出趨勢或公式

實驗很容易做的時候,就有機會讓學生練習不管是「發想」「規劃實驗」「操作實驗」「收集整理數據」「討論」「歸納趨勢或公式」的這些科學探究能力。

這部份就是老師可以選擇抓哪一個或哪幾個部分來當做這次課程要玩的能力。以我來說,我覺得這個單元是練習較高階數據處理的機會,所以我把我的重點放在「分析實驗數據來獲得公式」的這部份。

為什麼說是進階能力呢?因為他們之前已經處理過好幾次線性關係的數據了,所以已經對將數據作圖後,用線性函數找到趨勢線,判讀斜率和截距的意義這種事情有點熟悉了。但是像這次的週期與擺長的關係,是0.5次方的關係,這樣的數據可以用對數處理過再觀察。這部份就還沒練習過。所以就趁這個機會練習一下吧。

2012年9月5日

理化課程:介紹器材

雖然和學生不是第一次碰面,但是卻是第一次正式的上理化課。理化課最開始,是介紹一些實驗室中使用的器材。

這樣「介紹物品」的課程,其實如果由老師來講,說實在的是蠻無聊的:

「這個叫燒杯,有喙,可以裝東西,可以加熱...balabala」

每一個器材都要這樣介紹一次,那簡直是酷刑。所以不如就將這樣的課程轉變成讓學生觀察並思考器材的用途的課程。這樣除了可以完成原本課程內容之外,還可以培養學生觀察、討論、思考的能力。

「燒杯有喙,三角燒瓶沒有喙,它們在使用上有什麼區隔?」



這些問題在學生觀察的時候,都可以很容易引起他們的討論。當然,老師其實可以視情況調整策略,因為有時候太開放性的觀察課程,會讓一些學生無所適從,不知道要看什麼。所以這時候如果用webcam拍攝,並且把影像即時投影出來,那就變成以「老師的眼睛」去看,然後讓學生看看老師看到什麼。



當他們在觀察量筒和燒杯的刻度時,也可以很自然的引起關於「測量」的討論。

「燒杯上的正負5%是什麼意思?APPROX是什麼意思?」
「量筒上也有刻度,怎麼沒有這些標示?」


接著實際裝水,並且讓他們去讀裡面的數字,討論到底該如何去讀這些數字的時候,課本上要傳達的測量觀念,就傳達到了。

在學生還沒有產生疑惑(疑惑也可以由老師用詰問的方式產生)的時候,就告訴他們答案,那個答案就不會對學生產生意義。

產生疑問,就是產生動機

最後,再讓學生用他們已經認識的器材,去組裝一個冷凝裝置。作為他們「設計實驗器材」的練習,當他們設計好了之後,再讓他們實際組裝起來。那就會有一段從「了解器材」、「設計裝置」到「實作」的歷程。


這樣的歷程能夠讓「理論」變成「實際」,可以「創造動機」或是讓原本很低動機的學習歷程,變成較高動機的課程。


我不認為把課程作的「聲光效果」很好,就是引起動機。我覺得真正的引起動機,是讓學生有機會「看到」「做到」

告訴學生量筒的許多資訊,不如讓他們自己「觀察」「產生疑問」「討論」「想出來」,然後用某些方式找到答案(包括老師直接講也算是一種方式)



2012年8月21日

101年全國國中科學探究聯合發表會-隱藏版課程以及後記

這兩天的活動中,其實有很多的課程是不在原本規劃內,但因為安排了一些空白時間而出現的。包括了學生在休息、茶敘和中午吃飯時間的交流;第一天課程結束後到晚上就寢前,就有許多各校因為到附近玩而產生的交流。

當然我們老師們也有許多隱藏活動啦,像是第一天中午,我就邀請了老師到我平常上課的教室參觀。介紹教室裡課程進行、實驗進行、資訊設備配置等等。


最近剛好把apple TV引進了教室作為無線的視訊/音訊 server,所以也就順便做了介紹。

中午的時間,在教室裡面談了很多科學教室的配置,許多APP的應用,甚至談了一些這個活動未來可能的走向。

接著在第一天的課程結束後,我們幾位老師往龍山寺方向前進。在等紅綠燈的時候,看到龍山寺的噴水池有出現一些彩虹,於是身為理化老師的,就出現了下面這張照片這樣的舉動。蹲下來喬好角度看彩虹。我只能說不愧是理化老師啊!



接著我們到附近的丹堤坐了下來,又聊了很久。(奇怪這些老師真的話很多聊不完ㄟ!)我想我們這些熱心於讓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老師們,或許在學校內真的很孤單吧。難得找到同類,就忍不住要多聊。其實我當時腳酸的要命,又全身非常的疲累,但是精神卻又異常的亢奮。當阿簡說我看起來很累的時候,我心裡其實在想:「咦,除了腳酸之外好像還好啊」,但其實我當天應該真的是累壞了,只是因為精神亢奮,所以身體還支撐著。



除了聊教學,聊教育之外,還想到了很多往事。其實很多的事情都發生在這兩三年,包括開始玩噗浪,認識了許多教育噗浪客;認識了一大堆科學教育的瘋狂傢伙(對,上面那三個都是!);認識了月鈴老師,茂成主任;參與了五次生物趴辣客;一次教育噗浪客年會;還修了資優教育學分,認識了新北、基隆許多優秀的科學教室。當然還有許多許多在網路上對教育以及教學的討論。這一切的一切當然也是催生這次活動背後的重要動力。

最後,我們在第二天學生的科學課程進行當中,邀請了法拉第車隊的茂成主任來幫我們開示。雖然我已經聽過三四次了,還是感動到快要噴淚。



在科學教育這條路上,大家一起努力,這種感覺實在非常棒。

我現在可以很確定的說,台灣的教育有許多深藏著的,蠢蠢欲動的力量正在作動,隨時準備要噴發。如果我們能更加的鬆綁,給我們更多機會,尊重我們的專業。如同茂成主任對他們的後援會講的:「給錢、給人、閉嘴」也就是給予支援,但尊重專業。(也如同這次我們龍山的家長志工來的強力支援,我非常非常的感動!)

在最後,我想要感謝我的老婆和各位遠道而來的老師的家人,願意在背後給予我們強力的支援,讓我們無後顧之憂的投入教育,沒有你們的支持,我相信許多的老師都沒辦法作的這麼好(我終於感受到那些奧斯卡得獎者的感言,講的是真的了)

當然還有我們參與課程的孩子們,你們表現的都超棒,證明了你們逐漸可以成為獨當一面的大人。


全國國中科學探究聯合發表會,我們相約明年再見

龍山國中-鄭志鵬

2012年8月20日

101年全國國中科學探究聯合發表會-第二天課程

去年第二天的課程,是由我和彥文分別安排了光劍、生石灰煮蛋和吊寶特瓶競賽等趣味科學活動,由老師主導、設計課程讓學生學習,是很正常的作法。

但在去年暑假,首次在宜蘭復興中學接觸到了法拉第車隊。當時法拉第車隊正在騎自行車環島,在宜蘭復興中學停了一晚,隔天在復興中學門口擺了攤子,免費幫附近社區的居民修理腳踏車,進行服務。另一方面,在復興中學開設了科學課程,讓復興中學的學生上課。

聽起來很正常對吧?但是上課的講師都是光武國中的學生。由學生將自己的研究,抓取裡面的部份元素轉變成科學課程,由學生設計教學活動,並當做講師幫中小學生上課。

很驚人吧!從去年聽到這種事情之後,我就一直思考我們龍山國中的孩子有沒有可能也來進行這樣的課程呢?今年趁著聯合發表會的機會,讓其中兩組將自己的研究結果設計成趣味競賽課程。

我本來以為學生會覺得害怕排斥,想不到的是,他們居然都接受了挑戰!在活動前的一個禮拜密集的練習、準備材料、測試,並找了學弟妹們來當他們練習課程的對象。一方面是練習,一方面也開始建立學長姐和學弟妹之間的交流機制。

實際上上的怎麼樣呢?大體上是不錯的,流程順利的跑完了。除了聲音有點小,稍微有點怯場之外,其他都很棒。


這樣的課程對光武國中來講,已經是行之有年的慣例了。學生台風超穩健,課程背後的理論基礎也掌握的不錯。我們還要加油,但是我很驕傲我的學生第一次就表現的這麼好!

林詳峻、林柏全、劉士豪、齊元義
蔡沛軒、王奕崴、康皓文

我真以你們為榮!

國語日報當天來採訪,新聞在此

讓學生運用自己所學,讓學生充分練習,然後設計舞台讓他們上去。讓他們怕的腳發抖,然後長大!

101年全國國中科學探究聯合發表會-主要流程記錄1

「我們來這邊,不是為了和誰分出勝負,不是為了打敗別人賺取什麼名利,而是很開心的帶著自己的想法、創意、努力來和別人交流」

似乎只要是「比賽」,就註定了成王敗寇。在競賽中沒有得到肯定,似乎一切的創意、巧思、努力都化成泡影。其實不是這樣,也不可能是這樣。所有曾經在你們身上發生的努力與創意,其實都會刻在你的生命裡,辦隨著你一輩子,這不是別人的否定可以去除的。但是一個國中生真的能了解嗎?甚至我們這些老師真的能了解嗎?

所以我們辦了這個聯合發表會。我們邀請了各種不同能力,不同地區的中學生們來進行一場分享的活動。

首先,所有的團隊都不會是這兩個禮拜才開始準備。這兩天的活動固然是個重點,但這一年的課程,學生一連串的練習,學生在練習時產生的互動,絕對是更重要的。

活動當天,許多家長和擔任工作人員的學生一起幫忙,讓報到的流程更加順利。


報到的同時,各校靜態展示的海報共八件,也都一件一件的架設起來了





大約十點,所有的團隊大概都到齊了之後,就開始我們的開幕儀式。許校長、翁主任都簡短的致詞,來自張昭鼎基金會的張教授,鄭校長就開始破冰活動。讓所有的學員可以在短時間內開始熟悉彼此。





這個活動非常有效,我們甚至有學生找了五十幾個人幫她簽名,並且還能認出其中好幾個人。

活動進行非常熱絡,鄭校長不愧是該領域的專家!

接下來就是活動的重頭戲-發表與討論。這次報告的件數總共有24組,分三個場地進行發表。每個場地分為上下午兩個場次,每個場次以一個小時的時間,發表四件作品,並有共20分鐘的討論時間。




感謝家源老師、橘子蔡老師和張君豪Oda老師鼎力協助擔任主持人,三位老師都將討論的氣氛帶的很好,很棒!

不管是橘子蔡老師用的開放式討論,或是張君豪老師安排暗樁或張教授提供了一些獎品刺激學生勇於發問,手法不同,效果卻是一樣的。

我實在太愛看學生們認真投入討論的神情了啊。當然我們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都了解一個困難--那就是學生在面對不熟悉的研究主題時,要馬上聽懂還能提出問題,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學生相關的背景知識差異太大,很難一下子跨越障礙。於是老師適時的介入、解說、協助,就變得很重要。

不管是代為解說,提出問題,或者幫同學解圍,都是許多老師因為豐富的教學經驗,在當下所採取的最恰當的手段。





發表會結束之後,緊接著就是靜態展示解說的部份。
這其實是兩年前參加物理示範及教學年會時,看到也有靜態展示學到的經驗。學生事先把海報做好,不用刻意準備解說,等有興趣的人來問,再針對來問的人講解就好。

解說完畢之後,接著就是開心的放飯時間。我們請來的桶餐廠商可不是蓋的,為我們準備了豐盛的一餐!也謝謝輔導室惠敏姐辛苦聯繫!



下午的活動和上午類似,就是專題報告與靜態展示,就不再重複了。







101年全國國中科學探究聯合發表會

一、前言與感謝

延續著去年的聯合發表會活動,今年又再度舉辦了全國國中科學探究聯合成果發表會。這次的規模更加擴大到8縣市,14所學校,百餘位師生共同參與這場盛會。去年兩個傻瓜的熱血延燒到了今年,找了更多的傻瓜一起來參加這個活動。



這個活動在假日舉辦,各校沒有經費支援,沒有人力支援。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屏東各校的老師要自己說服學生、說服家長、說服學校讓他們能帶學生到這麼遠的地方,睡在人家教室裡一晚;老師還要自己籌措旅費和餐費,當然也不會有付給老師的鐘點費和車馬費。克服這些困難,只為了一起參加這場盛宴,令人感動!

這次的活動能成功,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就是在我們台灣,有許多平日努力帶領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老師們,他們有些有資優班的編制與支援,有些沒有;有些已經在學校形成穩定的團隊,有些沒有;有些在熱鬧的都市裡,有些在比較偏遠的鄉鎮。有些能利用正課的時間來進行課程,有些只能用許多零碎午休、課後的時間進行指導。

然而大家都能夠帶著學生進行科學的探究,並且能有一定的成果。這樣的結果,更印證了月鈴老師去年的觀察。每個學校都能進行科學探究課程,都能發展出適合自己學校、自己風格的科學探究課程。

這次的活動,沒有競賽比名次,對升學成績毫無幫助,更沒有高額的獎金精美的獎品。有的只是大家對科學的熱愛、努力,這個活動則是提供一個時間、場域給這些可愛的師生們一個交流的舞台。

是的,就純粹是交流,就足以讓大家熱血沸騰。也正是純粹的交流,才能讓活動的焦點一直集中在科學上、探究上。如果這活動牽涉到太多的利益、競爭,難免就會產生藏私、作弊,產生因城鄉差距造成的不公等現象。人性如此、現實如此,我不想也不需要去挑戰這件事情。



純粹「分享」的美好,我們在五次的生物趴辣客四次的教育噗浪年會都清楚的感受到了。我想我們老師除了自己享受外,也很想讓學生也感受到分享的喜悅。這也是這個活動的重要目的之一。學生們看到別的學校,別的縣市的學生,聆聽報告、討論,甚至在會後一同出遊,晚上睡在一起,相信都讓他們擴展了一些眼界。




另外,這次的活動能成功,第二個重要因素,也是我認為最大的功臣,絕對是龍山國中輔導室的翁明珠主任以及翁主任號召起來的行政團隊了。



在活動籌劃的過程中,翁主任以及我們的行政團隊,包括了我們所有的組長(還有已經卸任的組長照樣回來繼續幫忙)、所有的職工、實習老師,不知道犧牲了多少下午的休假,加了多少的班,不斷的進行規劃、思考、確定細節,和印刷廠商、桶餐廠商來聯繫。更令人感動的是,在活動籌劃的過程中,不斷的有人自願的加入協助的行列。包含總務處、教務處、訓導處的組長甚至主任們都給予許多協助。甚至最後家長志工也投入許多的人力來幫忙,讓這兩天的活動進行的非常的順利。

在此真的要感謝他們的付出!



當然,我還有許多需要感謝的人,包括了科教所的張文華教授一口答應贊助我們手冊以及午餐的費用。本校新任許珍琳校長也對這個活動大力支持,並且親自參與了我們的活動。前前任的鄭秀琴校長更是在聽到這個活動之後,主要願意幫我們帶領一個「破冰活動」,讓大家在兩天的活動中,能更快速的產生交流,深化我們活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