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

物理與化學是很有趣的兩門學科,對我來說這兩類的學問幾乎就是許許多多有趣的遊戲。也許有人覺得物理與化學太專門或者太嚴肅,對這一點我想說得是:當你很喜歡這個遊戲的時候,你自然就會慢慢變得很專門,你也會很認真,甚至有時候會很嚴肅。
但是別忘了其中的樂趣,這些樂趣是吸引了許多人投入這個領域的極大誘因。 如果你喜歡這兩門學科那很好,請好好的玩它!如果你沒有那麼喜歡,那也無妨,你還是可以從中獲得一些樂趣。

2012年9月30日

混合物的分離

混合物分離的實驗,是第二章中頗重要的實驗。課程目的大略有以下幾點:
1.讓學生進一步熟悉器材
2.了解分離混合物時,所用的方式都是物理方法
3.從實驗中再對物質做觀察、思考,有機會的話就做進一步的分析

2012年9月25日

平面運動與video physics

這個課程使用的技術記錄在這裡video physics

這個課程主要是要說明平面運動可以分開成水平與垂直兩個方向來看,並且在斜拋運動中,橫軸速度為等速度運動,縱軸運動為等加速度運動。

其實我覺得這個部分,就算直接用講的,好像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用實驗反而要克服太多因為誤差造成的雜訊要處理)

不過我還是忍不住做了實驗,以下是課程的影片記錄。因為是自己架設攝影機的關係,所以沒辦法隨時調角度。不過聲音部分倒是還算清楚。

運動學與閃光攝影

這個課程使用的技術如下:

閃光攝影

延續之前時間與單擺的課程,運動學的課程,也是建立在許多的思考和數學上的(而非實驗)其實在這一個階段的課程,我很強調運用數學來處理物理世界的問題。

但我還是會穿插一些可以在課堂上進行以及分析的實驗。課本上有用打點計時器來觀察速度與加速度的實驗。但我不喜歡打點計時器,所以就用了閃光攝影來做我的速度與加速度實驗。

閃光攝影中最麻煩的應該是把器材架設起來,由於要用到比較昂貴的器材,所以我就先自己把器材架好,直接讓學生來使用。

純物質、混合物;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說實在,我有時候覺得不知道為什麼非得介紹這些名詞不可。課本在短短兩頁,應該不超過三百字的篇幅下,就把這些名詞講完了,說實在的非常的不清楚。

這些主題,其實在科學發展的歷史中,有其重要的地位。但是課本並沒有把這個味道呈現出來。

人類其實在開始認真研究物質世界時,想必花了不少精力不斷的將物質純化,發現只要物質夠純粹的話,它的熔點、沸點等特性都會是穩定的。於是人類就知道他們找到了一個「組成這世界的東西」,從這個部分又可以引出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觀點。

以這個角度來看,或許把這些主題,放到第六章,在提到元素、化合物這些觀念的時候,放在一個適當的位置會更好。

三態變化

三態變化,其實學生在國小階段就有學過了。用體積與形狀能否自由改變,是原本對三態變化的定義。他們對於汽化、凝結、昇華等觀念大概是有的,所以在國中的課堂上,用簡短的時間將巨觀的現象描述之後,其實有比較多的時間,是以微觀的觀點來描述三態變化,並且將微觀和巨觀的觀點兩相反覆對照。這樣讓學生慢慢習慣用微觀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當然,三態變化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水的三態及變化。從水的三態變化切入應該是最方便的。所以我會從水的三態變化的巨觀觀點切入微觀的觀點。我喜歡舉的例子是當我們從四樓(我們的教室在四樓)看一樓的土壤時,我們只能看到「一整片」而沒辦法看到一顆顆的泥沙,所以想像我們能夠離水很近的時候,就能看到「一顆顆」的水。


2012年9月8日

時間與單擺

課程講義在這裡

這不算教學記錄,因為今年其實上課的順序不是真的如此,這是上完課之後,重新調整增刪後的結果


我每次都喜歡在一個單元的最前面,花很多時間去講。或許是因為學期開始的時候,比較不會感受到進度壓力吧。我就會很奢侈的花時間搞東搞西。時間和單擺這一個部分,以國中階段來說要快速上完的話其實很容易(其實我覺得單擺超難的,請看這裡),這類的課程最適合引進科學教育其他層面的東西進來。

通常是這樣子:知識的部份很難的時候,就比較利用這個知識作為素材玩別的東西;知識的部份簡單的時候,就有很多機會可以玩別的東西

實驗很難做的時候,就很難要求學生從實驗結果推導出趨勢或公式

實驗很容易做的時候,就有機會讓學生練習不管是「發想」「規劃實驗」「操作實驗」「收集整理數據」「討論」「歸納趨勢或公式」的這些科學探究能力。

這部份就是老師可以選擇抓哪一個或哪幾個部分來當做這次課程要玩的能力。以我來說,我覺得這個單元是練習較高階數據處理的機會,所以我把我的重點放在「分析實驗數據來獲得公式」的這部份。

為什麼說是進階能力呢?因為他們之前已經處理過好幾次線性關係的數據了,所以已經對將數據作圖後,用線性函數找到趨勢線,判讀斜率和截距的意義這種事情有點熟悉了。但是像這次的週期與擺長的關係,是0.5次方的關係,這樣的數據可以用對數處理過再觀察。這部份就還沒練習過。所以就趁這個機會練習一下吧。

2012年9月5日

理化課程:介紹器材

雖然和學生不是第一次碰面,但是卻是第一次正式的上理化課。理化課最開始,是介紹一些實驗室中使用的器材。

這樣「介紹物品」的課程,其實如果由老師來講,說實在的是蠻無聊的:

「這個叫燒杯,有喙,可以裝東西,可以加熱...balabala」

每一個器材都要這樣介紹一次,那簡直是酷刑。所以不如就將這樣的課程轉變成讓學生觀察並思考器材的用途的課程。這樣除了可以完成原本課程內容之外,還可以培養學生觀察、討論、思考的能力。

「燒杯有喙,三角燒瓶沒有喙,它們在使用上有什麼區隔?」



這些問題在學生觀察的時候,都可以很容易引起他們的討論。當然,老師其實可以視情況調整策略,因為有時候太開放性的觀察課程,會讓一些學生無所適從,不知道要看什麼。所以這時候如果用webcam拍攝,並且把影像即時投影出來,那就變成以「老師的眼睛」去看,然後讓學生看看老師看到什麼。



當他們在觀察量筒和燒杯的刻度時,也可以很自然的引起關於「測量」的討論。

「燒杯上的正負5%是什麼意思?APPROX是什麼意思?」
「量筒上也有刻度,怎麼沒有這些標示?」


接著實際裝水,並且讓他們去讀裡面的數字,討論到底該如何去讀這些數字的時候,課本上要傳達的測量觀念,就傳達到了。

在學生還沒有產生疑惑(疑惑也可以由老師用詰問的方式產生)的時候,就告訴他們答案,那個答案就不會對學生產生意義。

產生疑問,就是產生動機

最後,再讓學生用他們已經認識的器材,去組裝一個冷凝裝置。作為他們「設計實驗器材」的練習,當他們設計好了之後,再讓他們實際組裝起來。那就會有一段從「了解器材」、「設計裝置」到「實作」的歷程。


這樣的歷程能夠讓「理論」變成「實際」,可以「創造動機」或是讓原本很低動機的學習歷程,變成較高動機的課程。


我不認為把課程作的「聲光效果」很好,就是引起動機。我覺得真正的引起動機,是讓學生有機會「看到」「做到」

告訴學生量筒的許多資訊,不如讓他們自己「觀察」「產生疑問」「討論」「想出來」,然後用某些方式找到答案(包括老師直接講也算是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