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

物理與化學是很有趣的兩門學科,對我來說這兩類的學問幾乎就是許許多多有趣的遊戲。也許有人覺得物理與化學太專門或者太嚴肅,對這一點我想說得是:當你很喜歡這個遊戲的時候,你自然就會慢慢變得很專門,你也會很認真,甚至有時候會很嚴肅。
但是別忘了其中的樂趣,這些樂趣是吸引了許多人投入這個領域的極大誘因。 如果你喜歡這兩門學科那很好,請好好的玩它!如果你沒有那麼喜歡,那也無妨,你還是可以從中獲得一些樂趣。

2014年11月21日

今天的大觀議課午餐約會-我對光合作用課程的看法

好複雜的標題,總之就是因為這兩天學生隔宿露營,於是本來有課的時間就變成沒課。於是請了一個補休,跑去大觀國中。不過因為臨時又約了另外一件事情,於是沒有觀到課,但是午餐去議了課...



2014年10月2日

103優良特殊教師

就單純做個記錄,畢竟算是全國性的大獎。不過其實就做個記錄可以了。當老師的目的畢竟不是在這裡,而是在我眼前的那群學生。

雖然這看起來像是個個人獎項,但其實這都是學校輔導主任翁主任長期的支持支援,組長召集人在行政業務上長期辛苦的把繁瑣的事務處理好。當然還有校長和其他處室一貫的支持。

包括這次的比賽,也是前任的教務主任,翁主任和校長一直努力彙整資料的結果。所以其實我覺得很感動的並不是得什麼獎,而是有好多人願意幫學校和我完成一些事情。

這次到大葉大學領獎,校長甚至也跟我跑了一趟,幫我也跟我拍了幾張照片。

2014年10月1日

九月課程記錄-同場加映獨立研究課程

太陽能板建好了,帶去導覽參觀一下



九月課程記錄-九年級的單擺實驗

九年級的課因為開在禮拜四的中午,開學到現在才上三次課。第一次講哥白尼到牛頓的一些故事,第二次講了使用log處理數據和克卜勒的三定律。第三次就做單擺實驗囉。

九年級做實驗實在是熟門熟路了。把實驗內容交代一下,然後一時找不到棉線就拿了尼龍繩撕一撕也是可以用。交代完之後,自己就會實驗記數據了...然後老師就在旁邊翹腳巡視就可以。


九月課程記錄-認識物質

知識:認識一些物質的性質、分辨純物質混合物;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物理性質化學性質
技能:過濾法、結晶法、蒸餾法(前面做過了,讓我並陳一下)、各種檢驗物質的方法、有人會複習一下密度的測量(不強迫)
情意: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科學本質

既然要認識物質,就要拿物質來給他們認識認識。我準備了兩批...

第一批是...

從左到右是
四氧化三鐵、不鏽鋼、一塊錢、銅塊、黃銅塊(這個學生不知道名字)、鐵釘、硫

然後準備了測導電的三用電錶,酒精燈和燃燒匙、磁鐵、電子秤等等是給學生可用的觀察工具。

九月課程記錄-基本測量、質量、體積、密度

關於質量是什麼,是用講述和討論的
關於密度是什麼,也是講述和討論的
估計值的運用,是在測量實作後進行討論產生的觀念
測量密度,體驗物質密度的差異,是用實作的

知識:密度、密度的計算、趨勢線的意義、質量的意義、天平是測量質量的工具...
技能:天平的使用、量筒的使用、EXCEL處理數據、畫出趨勢線、分析趨勢線
情意:仔細的測量不然會很慘!

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就直接在密度的測量中邊做邊學




九月課程記錄-認識實驗室、認識器材

太久沒寫了...

知識:認識各種器材的名稱、用途
技能:製作一套蒸餾裝置、依據用途進行實驗裝置的規劃
情意:合作、討論、仔細規劃與執行

認識器材:既然要認識器材,就把器材搬出來慢慢認識。既然要認識,就要好好跟人家處,仔細看仔細摸仔細想,還要實際使用。於是課程就是看、畫、找出特徵、思考器材的用法,然後組裝一個蒸餾裝置

有各種不同的設計,不同的想法,實際操作當然有的好有的不好。不過重要的是,自己想了,自己裝了,也測試了...

這是將管子繞在量筒外面,在量筒內注入冷凝水,其實效果還不錯。只是很麻煩


這是將塑膠盒穿一個小洞,把玻璃管穿過去,然後在盒子裡面注入冷凝水。冷凝效果不好,越來越熱,結果粘土熔掉了。

討論、設計、實作...



這是最開始最多人設計的樣子,實際操作一下讓學生看看為何不可行...

這是設定中的最佳解




實際操作非常成功,紅墨汁可以蒸餾出乾淨的蒸餾水,這邊也為了後面的混合物分離做了一點點伏筆

設計圖




2014年9月25日

為什麼要改變?

我試試看就我的觀點,串連一些我看過的,觸碰過的理論。看能不能彙整成一個說法。很多理論都只是略微觸碰,然後用自己的方式詮釋,很可能跟原本的理論有很大的出入也不一定,畢竟沒有真的仔細鑽研過。如果真是這樣,就當做是我借題發揮吧。

台大呂世浩老師說:我們正處於一個鉅變的時代,一個前一個價值觀被幾乎徹底摧毀,新的價值觀還沒建立起來的時代。不管在教育思考、性別認同、傳統美德什麼的,通通要打掉重來。


2014年9月11日

隨筆

如果那是個規定、約定,那就要去聽、閱讀、理解。更深一點,是要去了解制定規定約定背後的想法
如果那是個現象,那就要去做,去實際看到,去親身體驗
如果那是個規律,那就要去探究,去找出規律,整理出來,然後可以表達出來
如果那是個議題,那就要去討論甚至辯論,得到共識
如果那是個技術,那就要去實作,去運用,去練習...

以上是不同的學習內容,該用什麼學習方式...那是對學生而言。

老師知道學生該做什麼之後,接下來就是要搭配上你對學生的了解...
加上你對概念的理解..
如果對學生來說這個概念很抽象,很違背直覺,請你不要太放任給學生去思考,門檻太高浪費時間也容易混亂錯亂
如果對學生來說,這個概念蠻直覺的,蠻具體的,那就可以多放手讓他們去思考、嘗試...
這些通通清楚之後,再來談教學法...

2014年8月1日

教學觀察技巧與APP

今天終於到了教學輔導教師60小時研習的尾聲了,最後的十二小時研習,學習重要的教學觀察技巧。
相關內容可以參閱這份文件

這邊提到了幾個教學觀察技巧,分別是
1.語言流動
2.在工作中
3.教師移動
4.佛蘭德互動分析系統
5.軼事記錄
6.錄影

詳細的技巧及注意事項就不說了,上面那份文件有。不過今天上課的時候,學員們普遍都有一種感覺就是要在紙上記錄這些東西,真的需要超高的專注力和超快又精準的手寫功夫。
於是我就想有沒有人寫app來做這些教室觀察的工具?結果想當然是找不到。接著就想,那有沒有替代工具可以用呢?

以下是一些發想,就按上面的順序好了...

首先是語言流動。語言流動是記錄上課過程中,師生的對話。像是老師發問,學生全體回答,老師發問並指定學生回答,學生回答答對了,答錯了或者有開放意見等等。將一堂課的這個過程記起來,可以看到一些老師上課的特性。觀課者就可以跟上課的老師依據這份文件討論檢討。

實際上做起來像是這樣:

2014年7月29日

權威在學習中的角色

「權威」在這個世代是被挑戰的,有許多人在談論在學習歷程上,當教師或家長「一直」扮演權威傳達知識的角色時,會讓學習者喪失創意樂趣等等的批評。

但是我在想,讓權威完全消失,真的就是好事嗎?權威在學習的歷程中,真的沒有它必要存在的地位嗎?


簡單音樂路

本來應該是在噗浪五心跳三百要講的事情...

我並不是從小學音樂的那種人,我是高中之後開始玩管樂團,然後延伸到大學,從此便成一輩子的興趣。後來大學也順便摸了摸吉他什麼的,雖然玩了不少東西,也有偶爾找老師練一下,不過畢竟沒有真的很認真的很有系統的長期學音樂。所以大概是處於有點會,覺得有趣但是實在不太專業的狀態。

愛爾蘭錫口笛

賽E趴補遺-教法的翻轉

趕流行用了翻轉的這詞,但我這邊講的翻轉倒是跟翻轉教室原本調動教師和學生相對關係無關,而是教學流程的翻轉。

本來在賽E趴講完想法理念之後,會舉這個例子來說明。但是時間不夠講太快了,所以快速帶過,就在這邊寫清楚一點好了。

九年一貫的課綱
次主題222 

電路連結
4b.
探討電路中,電壓、電流與電阻的關係。

以歐姆定律為例,常見的教學流程是這樣

歐姆定律
一、V=IR
二、R定義為電阻,是電壓和電流的比值
三、由公式可以知道,電壓與電流成正比
四、電路相同時,電壓和電流會成什麼關係呢?
五、做實驗:實際接電路,測量數據,驗證歐姆定律
六、延伸進階:較複雜電路的計算練習

也就是先介紹歐姆定律的內容,然後把定義釐清楚。然後從這個公式發展出去,去進行實驗驗證公式或是延伸出較複雜問題。



我會建議把順序反過來試試看...

一、接電路,測量電壓與電流(這其實是前面兩個小節)

二、提出問題:「電路相同時,電壓和電流會成什麼關係呢?」,進階的話就是由學生提出問題。學生提出問題如果跟主軸偏離的話,再思考要不要讓他做。這比較細節先不談好了...

三、由實驗可以知道,電壓與電流成正比。蒐集實驗結果,可以推出這個結論。這邊老師可以選擇操作一下要講到多「數學」。中間的某些從實驗結果到嚴謹數學公式的建立流程,看學生的情況和時間來決定。我覺得直接從圖跳到結論也沒關係,如果有學生抗議再詳談也可以。

四、R定義為電阻,是電壓和電流的比值。如果你想要訂一個指標,這個指標想要呈現「電有多麼難走」的話,該怎麼訂?(其實還有另一個指標是「電有多麼好走」)

五、從四的結論導出V=IR。或者由三直接跳過來應該也可以。如果推不過來,可以反過來說:歐姆定律V=IR這樣的公式,是不是可以描述剛剛你的實驗結果。

六、較不典型的電阻器實驗挑戰。挑選一些不符合歐姆定律(非歐姆電阻),或是像是小燈泡這種會因為電流變大,溫度提高而改變電阻的電阻器來測試。提供一些變化和挑戰。


做一樣多的事情,時間會變多嗎?其實不會。但是有些地方有做過調整取捨。就是把複雜的電路歐姆定律計算變成比較多的實驗挑戰。

原因很簡單,就是我不知道要訓練學生處理三四個電阻用不同方式連接時的電壓電流計算要做什麼。如果他以後確定要念電子電路相關科系,那教這個應該蠻有幫助的。如果不是的話,他學這個做什麼?

後記一下,這個實驗其實就是課本裡面安排的實驗。這些實驗好玩嗎?有趣刺激嗎?這樣玩科學會快樂嗎?

我告訴你,我相信歐姆當時一定覺得超好玩超刺激,找出答案的時候超快樂...

2014年7月27日

我最賽的一堂課 @ 賽E趴

昨天應邀參加了Science Education Party, 簡稱賽E趴的演講。主題是我從初任教師時的教法以及遇到困難後,怎麼轉變成現在以探究教學為主模式的教法。



內容我想就先用slideshare呈現好囉。投影片下面有附註



短演講的目標,我想不可能交代許多技術細節。主要應該還是引起動機熱情。如果要看細節的話,請參考部落格中,目前有九十七篇的課程記錄囉。

2014年7月23日

103年全國國中科學探究聯合發表會-老師們的紀錄與雜記

蒐集了各老師寫的紀錄如下[持續更新中]

黃仲平校長

http://rhinohcp.blogspot.tw/2014/07/1030712-13.html?spref=fb

http://rhinohcp.blogspot.com/2014/07/1030712-13-part2.html


張君豪主任
http://odachang.blogspot.tw/2014/07/2014iv.html

阿清老師

http://a-batching.blogspot.tw/2014/07/2014.html

阿簡

http://a-chien.blogspot.tw/2014/07/jsp2014_15.html

http://a-chien.blogspot.tw/2014/07/jsp2014_7765.html

http://a-chien.blogspot.tw/2014/07/jsp2014.html

http://a-chien.blogspot.tw/2014/07/qgisjsp2014.html


皮卡彎
http://biotop-pikawan.blogspot.tw/2014/07/blog-post.html

這是影片記錄
Junior Scientist Party 2011~2014:http://youtu.be/3U1eAv0v1CE




103年全國國中科學探究聯合發表-後記


這次JSP4聚會,大家有些共同的感覺就是-後勁很強。一開始或許覺得活動慢了一點才熱起來,但是卻像倒吃甘蔗,越來越好。學生彼此間越來越熟悉,我們希望看到的交流互動也越來越頻繁。

實際上似乎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拍大合照的時候,我才真正比較放鬆。也開始搞笑了...

2014年7月22日

行動研究作品集-103年

https://docs.google.com/file/d/0B0CpTORM4qhbR0xpRTgxSDJLTVU/preview

行動研究作品集-102年

https://docs.google.com/file/d/0B0CpTORM4qhbR0NqVkpMdTdxSmM/preview

行動研究作品集-101年

https://docs.google.com/file/d/0B0CpTORM4qhbN3lEYVI0MjRtdnc/preview

行動研究作品集-100年

https://docs.google.com/file/d/0B0CpTORM4qhbS2s1Z1pUM2dzOHM/preview

https://docs.google.com/file/d/0B0CpTORM4qhbcG56ZGU5eFZNMWs/preview

103年全國國中科學探究聯合發表會-逐水思源課程

二水在地導覽-逐水思源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12/fly50/index.htm

二水國中除了有豐富的生態之外,還有豐富的人文環境。像是翰林版五下社會科課程,提到的林先生廟。聽說歷史課本上也會提到的八堡圳,都在二水國中附近。

二水國中的校長當然沒有錯過這麼珍貴的資源,於是平時都有讓二水國中的學生接觸熟悉在地的人文資源,甚至培訓了許多的小小解說志工,平時就有在對社區大眾解說在地人文。這一次我就情商了黃校長,也讓台灣其他地方來的學生們也來體驗二水的人文風光,也體驗一下二水國中學生的厲害。


2014年7月20日

103年全國國中科學探究聯合發表會-專題發表與趣味科學課程

這次的專題發表課程,件數實在太破表了。本來預計是32件,後來暴增到38件。實在很難讓大家好好報告。所以這次(其實應該每次都有)就有學生反應聽不懂的問題。聽不懂,人又不熟就不會high。這或許會是JSP未來需要解決的最主要的問題。

專題發表是這個活動最主要的舞台,壓力最大,專業度最高,給學生的挑戰最大。也是這個活動最主要希望學生要交流的部份。



103年全國國中科學探究聯合發表會-生態拼貼課程

這篇文章的全名應該是:「103年第四屆全國國中科學探究聯合發表會@二水國中之神一般的生物教師群與沒在怕BioTOP團隊與CEO侯松男之人與生態之拼貼課程」

怎麼會有這個課程呢?細說從頭的話,最開始是因為去年在交大舉辦的JSP3,由於怕學生晚上在宿舍沒事做(沒事做的亞成人類,破壞力很恐怖的)於是臨時想了一個「二十年後的科學人封面」課程給學生。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去設計二十年後的科學人雜誌封面。結果效果很好,今年就想也應該來設計一些課程,讓學生晚上有些事情可以做。二水國中的生態資源豐富,所以當然就往這個方向去想。



103年全國國中科學探究聯合發表會--前言與開場

每次在正式寫活動記錄之前,都有個前言,因為其實活動之前要忙的事情還真不少,記錄一下會前工作和想法,就當做前言吧。



去年的第三屆JSP,在設備教室極上等的交通大學應化系舉辦。中學生用大學的場地辦研討會,睡大學的宿舍。感覺不錯,有跳級感,不過場地費用蠻高的,負擔有點重。另外就是會思考其實不需要等級這麼高的場地啊。於是去年辦完之後就在想今年要找個中學的場地來辦。就像是第一二屆在龍山國中一樣。

但是其實我又一直很想要把龍山的學生帶到外面去走走看看,雖然我們輔導室超給力,承辦這種活動讓我變得超輕鬆放心,我還是想要把活動搬到別的學校去辦。除了可以把學生放出去看看之外,也更有機會將這個活動精神散佈出去。

最後挑選了二水國中,原因還蠻多的。一方面是知道二水國中的黃校長對於這種學生的科學活動一定非常支持,在學校的行政支援上會很足夠。第二方面是知道二水國中發展了許多特色課程,像是二水的逐水思源課程,就是讓二水的學生認識在地文化,並且有能力進行導覽。我很想讓都會的孩子們看看這些他們所謂的偏鄉的孩子有多厲害。

於是就與黃校長聯繫,相約在七月的時候要在二水國中聚會,黃校長也很爽快的答應了。知道二水國中附近的自然生態豐富,就想可以在專題發表之外,安排一些生態相關的課程。我們帶隊老師裡面的生物老師高手雲集,一定可以發展出不錯的課程的。於是就聯絡了彰化生物老師BioTOP點子工作室,希望他們可以幫忙設計相關課程。BioTOP CEO侯松男老師也很乾脆的答應了。(奇怪這些人都沒在怕的ㄟ)

後來在五月多,趁著一次分享合作學習和iPad應用教學的機會,約了彥文、松男和林莞如老師實際到了二水的校園一看,結果比原本想像的更棒。

2014年7月10日

學打人之前要先學會挨打

既然開了一個武術梗,就延伸一下好了。我其實很感激也很佩服教我太極拳的黃順意老師。他對武術的鑽研,既廣且深。許多學習武術的態度和方法,都很受用。其中在教實戰的時候,有一句話叫做「學打人之前要先學會挨打」。我老師說要折磨別人的身體之前要先折磨自己的

意思是你得先累積被打的經驗,久了之後很清楚被打是怎麼回事之後,慢慢就會知道怎樣去打人。

那對於教學呢?要教人之前,要先成為好的學習者。當你是一個很有經驗的學習者,知道學習過程中自己會遇到什麼問題;看到一個新的訊息時,自己如何處理;遇到困境時,用什麼樣的態度和方法去面對處理。如果你很清楚這些事情,那你很可能就會是一個很好的教學者。

當我說「很有經驗的學習者」時,指的是有成功經驗,更有失敗經驗。有時候我覺得老師的問題是他們學習的歷程太過成功,我們雖然或許不算是什麼人生勝利組,至少也是個考試勝利組吧。以前自己老師講的東西,很容易聽懂,考試很能掌握重點,也容易考的不錯。有時候就很不了解為什麼學生聽不懂?哪裡聽不懂?(我明明就是用和之前老師同樣的教法,我以前都聽懂了為什麼你就是聽不懂?)

有時候我會覺得老師要去踏一下自己不擅長的領域,去感覺一下那種聽不懂別人講什麼的感覺是什麼?面對這種挫敗自己又是如何去處理面對的?然後會比較知道遇到困難的學生發生什麼事。

其實我覺得科學研究也是一樣。我們求學的歷程,全部接收到的都是老師或教科書把所有雜訊去除之後,留下來的那個精緻乾淨沒干擾的資訊。我們很少面對真實世界,真實實驗室或真實世界中充滿雜訊的狀態。我們並沒有學會如何把雜訊慢慢清除,然後慢慢終於把一件事情看清楚的過程。我們甚至不知道原來這世界是充滿雜訊的世界。

我知道有些老師不願意帶學生做實驗或是不願意做比較開放性的實驗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害怕實驗做出來的結果自己無法解釋。那種出乎意料的結果造成的失控感,很多老師是無法忍受的。於是我們永遠只敢在最擅長的紙筆測驗考試上,甚至不敢試試看考卷上描述的事情是不是真的會發生。

但是你知道,科學家幾乎永遠都在面對未知和失敗。當他踏入一個未知的領域時一定就是(有計劃有系統的)到處踩踏,把這塊領域不管成功還失敗的每一吋都踩過。然後他或許可能就找到了一個成功的點。成功的點不是一個點,而是一整片完整的面。

當然在教學上我們不可能要學生重新把人類歷史上所有犯過的錯誤重新都犯一次,這樣就失去教學的意義了。但是面對未知的時候,面對出乎意料的情況的時候,怎麼去處理?以科學教育來說,怎麼樣以科學的態度眼光和技術來有計劃有系統的處理未知的狀況是需要學習的。

對老師來說,當實驗做出來和課本不一樣的時候,就是他可以展現面對未知的態度和技能的時機點。機會難得,要好好把握啊!

在大四做專題的時候,其實我能力不好,也很混,沒有做出什麼東西。做的是金嵌入氧化鐵中,能形成催化一氧化碳氧化成二氧化碳的催化劑。藥品很貴,做了一年,都做不出任何active的成品。要畢業之前,跟指導我的萬老師報告,也跟他說抱歉說浪費了他的錢和時間。

他說:為什麼你覺得浪費?

我說:因為我都沒做出成功的(有活性)的東西

他說:但是你做出了很多沒有活性的東西,這樣我們就知道哪些情況是行不通的...


這段對話影響我非常深,很可能是大學四年裡面,對我最珍貴的一段對話。

一招半式闖江湖?

形意拳的大師郭雲深。郭雲深先生的外號是「半步崩拳打天下」。據說郭先生小時候愛武,自己練了一陣子沒有什麼成果,後來找到李洛能老師指導他。花了三年時間學了一招最簡單的崩拳。後來因事入獄,在獄中又苦練三年崩拳。因手鐐腳銬在身,沒辦法大跨步,就發展成半步崩拳。後來靠這招成名,打遍天下。

郭雲深先生靠了這招打天下,莫非是「一招半式闖江湖」?不是的,他用這招成名,也最喜歡用這招致勝,不代表他只會這招。這招他至少花了六年專練,功力之深不言可喻。但只會這招真的就能打遍天下?其實不是這樣的。

同樣一招崩拳,初學者和功力深厚的師傅打出去外型看起來可能都一樣,但是遇到對手的狀況能力不同時,厲害的師傅有辦法精準的找到使用時機,使用的方式。雖然看起來是崩拳,但是裡面蘊含了許多的運用變化,包含了完整的武學原則。同樣一拳出去,他出拳的時機就是比你好,他出拳的方向就是打的到人,拳頭跟對方觸碰時,可以做出的因應策略就是比你好,更別說力道和破壞力很可能是初學者的數倍。

但對於初學者來說,打出去的每一個崩拳裡面都沒有這些內涵。這個差異,並不是把外型掌握好就可以的。需要很多的實戰,很多的經驗,很多的失敗,很多的檢討與很多的練習。(郭先生用了六年,每天或許練八到十小時,天天練,只練這招)更重要的是還要有老師的指導告訴你哪裡犯錯了,該怎麼改。

郭先生從外型簡單的崩拳出發,用極大量的練習,從一個崩拳延伸出去,領悟了武學中攻守的道理,成為他武術的基石。

武術如此,教學技術呢?

不要以為掌握了一些外觀,原則,技術,就搞定了。有時候外型原則很簡單的時候,很可能就代表你要在中間做出來的細節處理就要更精緻。人家郭先生練了崩拳,你覺得崩拳好簡單喔,我也學的會啊。學了三天覺得學會了就要出去打人,那只有被k的滿頭包的份吧。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郭雲深

學習者型態

開了武術梗,就連用好了!據說太極拳可能的創始人之一王宗岳先生太極拳十三勢歌裡面有一句「因敵變化示神奇」。因對手的狀態,調整自己的狀態才能克敵致勝是所有武術的通論。當然太極拳還有自己更深的理論就不談。

那教學呢?面對不同的孩子能給予不同的教法嗎?



A:「我很想要做一個核融合反應爐,想要解決人類的能源問題。我有能力自己讀懂相關理論,也會自己學會相關工具使用方式。我還想要做....。我只需要一些金錢的支援和一個可以自由工作的空間」

B:「我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想學什麼,我需要學習相關的知識和技能,但我沒辦法自己學會,我需要找到適合的老師來教我」

C:「我不太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只知道大概會是理工方向的吧,我不知道該學什麼。請告訴我該學什麼。但我只需要一些方向,然後我有辦法自己學會。我需要方向,有時候也需要一位老師幫我檢驗我的學習成果,然後幫我指引下一步」

D:「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可能都要試試看才知道。我還需要一些時間探索,也需要老師來告訴我該學什麼。如果有興趣的話,我應該會多花一些時間去學習。我需要探索的機會,需要老師教我,有時候我需要自己沈澱一下想想自己真正想要什麼」

E:「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我也總是聽不懂老師在講什麼。我需要老師的陪伴指引,需要慢慢教我。」

F:「煩死了,我什麼都不會啦!離我遠一點啦!」

他們需要不同的學習模式

2014年6月26日

科教館校外教學

今年的校外教學辦在台北市立科學教育館。好一陣子沒進去看,裡面的展品變好很多。也跟國中理化課程的連結性高很多。一整個覺得這就是一個從教室內延伸到社區科學機構的很好的科學教育場域

外面的spacerail,進場前一定要看個幾分鐘的




龍山國中自行車課程-關渡

由於課程設計的人太呆,忘記這個季節完全是賞鳥淡季,還安排這個時候跑去關渡想看鳥,結果就是看不到幾隻鳥。不過好歹還是不錯的自行車路線,從華中橋騎到關渡再騎回來。有點距離囉...紀錄是44km



力學-浮力

這邊實驗和虛擬實驗資源都超多的,整個玩不完。物理就是這樣,很多可以操作的材料和方式。

對我來說玩法差不多就是在理論、虛擬實驗、實際實驗三個地方做體驗和一連串的POEC課程。

浮力課程的程序大概是這樣(素材放這邊:http://1know.net/knowledge/k4edd0550b0b0?v=list



有機化合物-塑膠

這大概是我上的最掙扎的課程。就是要把重心放在認識塑膠的化學上,還是要去認識塑膠對人類造成的問題和思考解決方案上。

以往我大概會把重點放在塑膠的化學上,介紹什麼叫做聚合物,什麼叫做單體,單體如何聚合,是縮合聚合還是加成聚合等等。但是慢慢的這幾年我越來越覺得對國中生來說這個實在不太重要。到了今年,我的想法就是我應該要把焦點集中在對塑膠的認識、哪些類別的塑膠可以回收、人類對塑膠的依賴和濫用、塑膠造成的環保問題、如何解決塑膠問題等議題。


這個課程因為要觀看許多的影片,每個學生也不太會同步。所以就用1know平台包起來,有些部分的課程就讓學生依照自己的進度去看影片或閱讀資料

http://1know.net/knowledge/5500d770c304

有機化合物課程2


有機化合物課程的後半段,那就更是貼近生活了。像是介紹衣料纖維、塑膠、清潔劑等等。以衣料來說,其實家政課有從日常生活的角度介紹許多衣物、衣料了。這樣的話,我覺得在理化課這邊,倒是就可以從比較化學的角度切入來認識衣料。

例如就像是課本的內容,告訴你羊毛蠶絲是蛋白質、綿、麻是纖維素,還有一些是人造纖維等等。並且用一些簡單的方式來檢驗:燒燒看。

這邊我操作了一點點unknown。就是先介紹纖維,然後燒了一下頭髮、紙和尼龍給學生觀看外觀和聞味道之後。拿三種「綿線」,讓學生去鑑定三種綿線分別屬於什麼材質。剛好取得的三種綿線是單純的綿(酒精燈的綿線)、人造纖維(縫衣服的綿線)和混紡(包肉粽的那種綿線)



接著我們還可以合成尼龍。就是去買己二胺和己二醯二氯就可以合成66尼龍。藥品可以請廠商配好。不過一罐500g的藥品,最好一學期就用完,否則放到下學期可能就不太好用了。合成出來的尼龍,水洗一下,讓學生摸摸看。這可是化學家前輩轟動全世界的發明喔。現在輕易的就可以體驗了...


清潔劑的部分,當然皂化反應是一定要介紹也一定要做的。這恐怕是一般公民最熟悉的化學反應之一。有好多人非常熱衷自己做肥皂,蒐集回收油,加上去化工行買的鹼和香精,就可以做出很多好洗又香的香皂了。

自己想想這部份的課程,還是遊走在日常生活認識體驗和化學之間。不過這部份的設定我認為是蠻接近原本課本和課綱的想法。當然因為是資優班,化學專業知識的介紹還是會比普通班多一點點。

有機化合物課程1

八下理化第五章的課程是有機化合物,課程的內容總括來說就是認識有機物。從哪個角度認識呢?其實應該是以日常生活的角度切入認識比較重要,從化學角度切入來認識比重應該要少一點。不過每年好像還是會忍不住講太多化學專業的東西。當然也跟學生上課會問到的問題有關係,畢竟有時候看到化學式啦,記憶一些名稱啦,就會忍不住要多問一些其他的。

以資優班的國中科學課程來說,化學專業的比重和日常生活中巨觀性質的認識和理解的比例要怎麼調,真是傷透我腦筋。如果教普通班我一定把重心放在後者,前者的話就準備一些資料讓程度比較好的學生去讀就好。



2014年6月16日

國文授課初體驗

我已經忘記我怎麼會答應這麼離譜的事情了!!!總之我們學校今年因為校本資優方案的關係,產生了一些國文資優生,於是需要一些資優國文課程。然後主任跟我講了之後,我感覺到一陣暈眩,然後中間到底發生什麼事情我已經記不得了,總之最後的結果就是我要來上兩節國文課。(主任你到底對我做了什麼?)



2014年6月3日

我夢到這樣的課程

我夢到...有一天我在上熱學的時候,是這樣上的...

師:「接下來的四個禮拜,我們的主題是跟熱有關的,任何跟熱有關的主題,你們可以提出來做研究。關於課本裡面知識的部份,已經做成線上教材和評量,你們可以自己去把內容看完,有問題可以問。剩下就看你們想做什麼探究,先提出來跟我講,我們確認、修訂一些細節後就可以開始做。四周後報告」

甲生:「老師可是我上一個主題還沒完全弄完,可以先收尾嗎?」

師:「好你先收尾,但是進度要自己趕上」

乙生:「我補習班已經上完熱了,我沒什麼問題。我想測一下不同溶質溶解在水中的比熱會不會不同,可以嗎?」

師:「你把一些細節確認後寫下來,然後找兩個組員跟你一起弄」

乙:「我可以借iPad嗎?」

師:「幹嘛?」

乙:「我想先查一下資料,然後要用skitch畫一下實驗裝置,寫一下實驗步驟這樣」

師:「自己拿去用,用完記得充電」



師:「有沒有其他人有想做的主題?」

壬(後來才想到的所以只好讓這兩位提前出場):「老師我想動物體溫可以弄」

師:「你勒貢蝦?」

癸:「就是要測不同動物的體溫啦」

師:「你居然聽的懂,那你們兩個一組好了,但是這個主題還不明確,實驗方式也需要討論,討論完來跟我講...」



默...

師:「好,那你們三個人一組,去討論看看有沒有想做的主題,如果沒有特別想做的,可以先去看線上課程...」

老師我要借iPad...
老師我想用電腦...

老師我可以用我自己的手機嗎?...

師:「好啊」
...
...

丙:「老師我想做熱與溫度的關係」

師:「誰是操縱變因、誰是應變變因?」

丙:「熱是操作;溫度是應變」

師:「那你怎麼操作「熱」?」

丙:「ㄟ...」

師:「你去找兩個組員跟你一起,把實驗方式討論出來,寫下來後找我。如果討論不出來,第二段教學影片裡面有講到相關的東西」

...
..
....

丁:「老師我不懂比熱在講什麼...」
師:「嘰哩咕嚕機嚕咕嚕...」
丁:「好像懂了」
師:「那你要不要做比熱跟溫度的主題?」
丁:「好啊我試試看...」


戊:「老師我看完影片也寫完題目了,沒什麼問題」
師:「那有沒有想研究的主題?」
戊:「有,我想幫iPad設計散熱護套」
師:「這跟哪個主題有關?」
戊:「熱的傳播啊」
師:「好,iPad拿去」

己:「老師我大部分都看不懂ㄟ」
師:「好,我們從頭來......」
甲庚辛:「老師我也需要」
師:「那一起聽...」
...
甲:「我好像懂了,剩下部分我可以去看影片嗎?老師溫室效應算是跟熱有關的主題嗎?」
師:「ok,算啊,你想做?」
甲:「對啊我想蓋個玻璃屋灌二氧化碳,然後曬太陽看看...」
師:「玻璃不好處理,用壓克力吧...」
甲:「那我借一下iPad畫個設計圖和原理圖」
師:「好」
...

師:「上完了,還有問題嗎?」
己庚:「沒有」
辛:「我覺得還是不懂」

師:「那你們三個先去弄一個質量和溫度變化關係的實驗,實驗步驟我給你們,你們做實驗記錄完,數據給我,我教你們處理和分析,辛等實驗做完我再幫你補課」

乙:「老師我做完了要幹嘛?」

師:「結果拿過來討論一下...

師、乙+組員:「嘰哩咕嚕嘰哩咕嚕...」

師:差不多了,你用doceri或keynote做一下簡報

....

...



2014年4月29日

一年一度的豪火球之術

調整適當的攝影角度和焦段就可以拍出很酷的效果。將玉米粉吹起來,然後用瓦斯槍點燃產生巨大火焰的粉塵爆炸實驗,很能說明反應面積和反應速率的關係。(請勿在家自行嘗試!務必在有專家指導監督的情形下才能做喔)

2014年4月4日

氧化還原實驗

氧化還原實驗,有很多好玩刺激的。就讓學生自己上網查資料後,告訴我實驗的基本原理和安全事項之後,就自己做實驗。實驗前要跟其他人報告這個實驗是在做什麼...



酸鹼指示劑製作

採集校園凋落的花或葉子,加熱水煮一煮泡一泡,然後測酸鹼。



酸鹼課程

基本上我的想法很簡單:認識自然現象絕對不能只從文字,一定要盡可能讓學生直接接觸,中間不要再隔一層書本或老師了。

所以在上酸鹼課程的時候,能夠讓學生自己操作觀察的,就讓學生去操作觀察;有點危險的至少就做示範實驗。課程怎麼編排?很簡單,課本講一句,我們就做一句。

課本說,酸、鹼的東西碰到指示劑會變成某種顏色,我們就來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