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

物理與化學是很有趣的兩門學科,對我來說這兩類的學問幾乎就是許許多多有趣的遊戲。也許有人覺得物理與化學太專門或者太嚴肅,對這一點我想說得是:當你很喜歡這個遊戲的時候,你自然就會慢慢變得很專門,你也會很認真,甚至有時候會很嚴肅。
但是別忘了其中的樂趣,這些樂趣是吸引了許多人投入這個領域的極大誘因。 如果你喜歡這兩門學科那很好,請好好的玩它!如果你沒有那麼喜歡,那也無妨,你還是可以從中獲得一些樂趣。

2013年11月23日

改造課程變成PBL探究式課程與多元評量

其實這東西說穿了,就是讓老師從告訴學生答案的角色,變成問問題的角色。學生則是從聽答案的角色,變成找答案的角色。

以往的教學方法,可能像是這個樣子:

以「波的波速只受介質影響」這個主題為例子,老師可能在這一階段教學的開始就說:「波速只受介質影響喔,不受頻率及振幅影響。」接著可能就是用一些題目舉例作為例題,然後就是一些習題等等。

老師可能覺得這個觀念很簡單,講一講記起來就可以。不過這一段過程裡面,其實缺了兩樣東西,一個是動機,一個是發現答案的歷程。



什麼是動機?就是疑問、問題。「波的速度只受介質影響」這是答案,只有答案,沒有問題,那很奇怪。我會不知道你告訴我這個幹嘛?所以其實在這個主題出現之前,要有問題的產生。最佳的情況,是讓學生有機會問出來;次佳的情況,是老師藉由某些方式引出來。



我的方式,是在介紹波的名詞,包括波長、頻率、振幅、波速等等(名詞介紹部分沒什麼好探究的,這部份是語言和溝通的需要,直接講就可以)那接著就可以來談「頻率是哪個角色決定的?」「振幅是哪個角色決定的?」



這一些問題進來之後,或許學生就會問:「那波速是哪個角色決定的?」「波長是哪個角色決定的?」這時候老師就可以順理成章的把這個問題丟給學生說:那你覺得怎樣可以影響波速?你覺得可能有哪些因素?接著當然就可以一步一步的去做實驗。這時候動機就出來了:我們有了一個疑問!

接下來其實就是跑探究的程序,這時候這個疑問,就變成了PBL裡面的P。這個疑問變成一個待解決的問題。這個任務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我們在觀察「波」這個物理現象的時候,產生出來的疑問。



接下來當然就是一連串的探究歷程,包括提出假設、設計實驗方法進行實驗、蒐集數據、詮釋數據、提出觀點、與其他人討論等等。加上最前面的產生問題,就是一個完整的探究歷程。如果全部都做,就是一個很大的P。這樣做,當然耗費時間長,操作困難度高。但是相信我,學生能學到的東西會非常完整。

如果不要做那麼大?那我們可以縮小,不用每一個階段都操作。我們可以在提出疑問後,老師直接說出來,有哪些可能可以操作的變因,有什麼樣的實驗方法可以用(也可以用虛擬實驗),或是拿出別人做過的數據(或是老師弄的虛擬數據)讓學生分析,或是提供別人的整套實驗讓學生詮釋數據,或是拿整個實驗加上數據以及別人的詮釋,讓學生去評斷這些結論合不合理。

不同的單元適合操作不同的能力練習。

老師想要怎麼操作,視老師想教學生什麼而定。要教導學生設計實驗,你就把實驗方法拿掉,讓學生自己想,讓學生花最多時間在這邊磨,學生在磨,老師在旁給予協助引導或者提出更多挑戰。如果老師想要教學生分析數據,就把數據給他,讓他自己想辦法分析。

換句話講,你想教什麼就把什麼拿掉,但是要把其他的東西給他。

如果這樣還是太大,那麼我們可以更縮小一點。例如要學生設計實驗方法的時候,假設這個實驗步驟有六步,我們拿掉其中兩三步,讓學生去思考填寫缺少的步驟。或者把順序打亂讓學生去排序。

這些作法的目的都在於「幫學生製造問題」,再高階一點,就是「讓學生產生問題」。當學生面對一個需要他處理的問題時,才會「正視」。從一點一點的小地方,開始慢慢的「放」給學生去弄。

任務從一整個探究歷程裡面的一段過程裡面的一小步開始,慢慢放大變成一個完整的步驟再慢慢放大變成一個完整的探究歷程。讓學生和老師都慢慢的習慣這個方式。

講義從鉅細靡遺的把課本知識完整整理還外帶補充,到慢慢的把部分內容拿掉讓學生去思考或者查資料,慢慢的變成讓學生去做自己的講義,做自己的整理。

然後更刺激的來了,以上每一個讓學生操作的部份,通通可以變成多元評量的一部分!

首先,先忘了你的評分、公平、比較學生程度高低這些事情。把學生抓出來排個名次,不是我們教育的目的。當然我們可以做這個,也需要做這個讓學生去習慣一些競爭。但是我覺得不需要也不該「只」做這種類型的評量。

評量有一個很大的目的,是在讓老師和學生有機會去檢視學習成效,然後在教學和學習上做出調整,讓學習更好。在多元評量的觀點中,更是要給學生多元的形式和機會去發揮自己的所長,檢視自己的短處,在評量中學習和進步。

那麼廣義的來說,這些讓學生有機會解決問題的教學與學習的歷程,都可以視為一種評量。老師在旁觀察,其實就可以從中獲得很多訊息,並給予學生不同類型的協助。

如果要讓評量結果更具體,甚至非得有個分數的話,那麼學生的學習單會是一項具體的表現。學生可能可以在學習單上寫下他對於數據的詮釋,可以寫下他的假設或是實驗設計。另外使用rubrics當然也會是很的工具。老師可以事先設計好在這堂課中,希望學生學會的知識和能力,先寫下來。然後完成之後讓學生自己進行檢核。

例如上面的課程,假設要讓學生依據問題進行實驗設計,並蒐集數據。那你的rubrics就會有個項目是:

一、依據問題設計實驗:  口3  口2  口1  口03代表你設計的實驗步驟,能順利進行實驗並能回答你的問題,而且你的同學看的懂2代表你設計的實驗步驟,能順利進行實驗並能回答你的問題,但是你的同學看不太懂1代表你依照自己的實驗步驟進行實驗時,並不太順利還需要修正。但是修正完畢後可以回答你的問題
0代表你不太會設計實驗,或是設計出來的實驗是無法回答問題的

二、我會設計適當的表格填寫實驗數據 :口3  口2  口1  口03代表你設計的表格很適當,在實驗時能方便記錄,實驗完畢後,自己也能清楚的閱讀數據2代表你設計的表格在實驗時記錄不太方便,有些該記錄的數據沒有列在表格中1代表你設計的表格在實驗記錄時非常不方便,許多數據沒有列在表格中0代表你不會設計實驗表格

當然上面的方式只是一個例子,未必是最好的方式。老師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做出設計。
大致上來說就是把要檢核的項目列出來,並且把每項分數代表的意義定好,讓學生進行任務前可以先閱讀,進行任務後,可以幫自己檢核,並且依據檢核結果,根據需求向老師求助。

那麼除了這些之外,像class dojo 這類行為改變輔助軟體,也可以在課堂進行中,評量進行中使用。例如老師這節課,希望學生有討論,有思考,有合作,能提出問題,能提出對數據的詮釋,能對別人的詮釋提出質疑等等的。你就把這些正向行為輸入,上課的時候就投影出來按按按。一方面就進行課程,一方面就進行評量,一方面就利用這些評量分數去推動學生展現更好的行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