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第二年,理化課也開始用新課綱的課本上課了。在檢視課本的時候,一方面不希望課本超綱編寫,一方面更希望的是課本的安排有更多讓老師能操作探究課程的機會。
最近一些老師在討論課本的時候,有時候往往會鑽研課綱裡的某些詞句,想知道怎樣才是算超綱,怎樣才是符合課綱精神。我覺得願意翻開課綱來審視教學的老師都非常值得敬佩。但自然課綱中,真正重要的精神,是學習表現而非學習內容。是「想像創造」和「問題解決」該如何在課堂中落實。
當學習表現被落實在課堂上的時候,當你看到學生在課堂上或日常生活中,有展現出一些「學習表現」中描述的能力時,老師可能就會發現,像是莫耳要教到什麼程度才叫做「僅止於名詞介紹,不涉及計算」這件事情似乎沒那麼重要。
所以我就很希望可以看到新課本的編寫,可以有越來越多的探究味道。我們學校今年使用了南一的課本,發現在某些單元的編排上,確實做了一些努力,令人驚喜。
例如在電離說和燃燒的單元,都引進了一些科學史的內容。這裡的科學史,主要是提供了「兩種不同的觀點」讓學生可以進行比較。以往在介紹阿瑞尼斯的電離說時,都會覺得這個理論好像天上掉下來的。但其實讀了科學史就會知道,這個理論的出現還是有其脈絡。阿瑞尼斯基本上還是承接了法拉第的論點,但從中找出了可疑之處,並且做了深入的鑽研,讓電化學再往前跨出一大步。
像這樣的問題,如果上課的老師有辦法好好操作的話,就會變成一個探究的課程段落。當然實際上操作時,還需要搭配對應的學習單或討論課程,就能產生更好的成效。
接下來看一下氧化還原反應的單元,這是去年108課綱實施前的課本內容
課本舉了兩個例子,氫和氧化銅以及鎂可以在二氧化碳裡面燃燒作為氧化還原的例子。
來看看今年的課本,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鎂和二氧化碳,一個是鐵和二氧化碳。
前者會反應,後者不會反應。
看出差別了嗎?有時候我們會忽略沒有反應的反應,但其實要有兩個不同的情況來作對照,更可以說明概念。也更可以對應到活性大小的概念。
這邊的安排,有個想提出建議的部分是,課本在上述這兩個反應之前,就提及了完整的活性順序。在鎂鋅銅金屬的燃燒之後,就提出活性順序概念了。
其實可能可以這樣作:
在鎂鋅銅的燃燒後,提出活性:鎂>鋅>銅,再用上述的兩個實驗,觀察氧化鎂和碳的產生,先推論過程中,氧元素位置的移動,然後推論鎂搶奪氧的能力勝過碳;鐵則無法把二氧化碳上的氧搶過來。用這第二種實驗,來推論活性 鎂>碳>鐵。
中間邊實驗就可以邊做「實驗觀察、推論與建模」的課程。然後最後再說:科學家經過了各種實驗測試,列出了以下的活性順序......
課本的編寫,是一項超級專業又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感謝這些作者和編輯的努力。我不是寫課本的專家,寫不出這麼厲害的東西。但可以提供一點小小的建議意見給大家參考。
我手上只有南一版本的課本,沒有看到其他版本,但相信在各家出版社、作者和編輯的努力下,我們的課本都會越來越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