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剛開始當老師的時候(喔那是很久以前了),我就下定決心要把探究放在我的課程裡面,但其實我並不清楚科學的探究是什麼,更不清楚要怎麼教,更麻煩的是我也不清楚自己不清楚,於是就用自己覺得「科學探究就是那樣啊」的想法去做教學。
「那樣是哪樣?」就是科學方法啊,設定好操縱變因、應變變因、控制變因,然後去做實驗,收數據,分析一下結果就出來啦,大概是這麼回事吧。
一開始對探究的概念就是這些變因設定,實驗設計,數據分析討論等等。但很快我就發現,學生設定的變因,跟我希望的差很大啊。我覺得「很明顯一定是xx會影響oo」的,對學生來講一點都不明顯。我後來才慢慢發現,我會覺得很明顯的原因,只是單純的因為我早就知道答案了,而且我並不是再嘗試或猜想了許多「合理」的答案後,才依據實驗事實與思考辯證得到「正確*」的答案,而是直接由科學家告訴我所謂的正確答案。那些科學家都經歷了海量的嘗試,反覆的實驗與辯證,加上海量的其他科學家反覆的攻擊得到的那個答案,我輕而易舉的得到了,但同時缺乏了對一個現象的原理、機制和深層的真相(why、how&what)的理解。
所以科學探究的課程,不是讓學生對一個現象亂槍打鳥的做嘗試而已。歐本海默(奧本海默(上下兩冊):American Prometheus - 凱・柏德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書裡面,有提到理論科學家和實驗科學家的對話類似這樣:目前的理論就只能帶我們到這裡了,接下來要做實驗才會知道。
國中小學生的「已知」當然不太多,但是不可能完全都沒有,我們得先讓已知帶我們往前走一段路,到了沒辦法處理的時候,才開始思考那個未知有哪些合理的可能性,並且對這些合理的可能性做測試驗證正確性,在這些合理的,想的到的可能性都做了驗證之後,再根據這些新的經驗做更多猜想。直到這些路都走不通時,才會做跳躍的思考和嘗試。
我最開始最缺乏的就是那個「先看看我們的已知可以帶我們到哪裡」這樣的課程,也就是開始切入一個課程主題時需要的所謂「觀察與定題」。這部份應該要包含「觀察現象」「提取與整理相關已知(包含已知知識和經驗)」「根據已知提出待驗證假設」「根據假設設定實驗設計」
其實一直到這階段的最後一步,才是開始討論各種變因設定與實驗方式,但我之前一直都不懂在開始設計實驗之前,其實要做很多很多的思考和規劃,等到真正開始做實驗的時候,這一個段落的探究其實已經走到1/3甚至一半了。
當然我們在科學課裡面是教學生做探究,不需要每一個主題都從頭走到尾,但是當我們的課程要從中間開始的話,就得要讓學生快速經歷前面的過程才能建立好探究的脈絡。
總之,探究不是只有實作,還有思考,探究是心智思考(想像、推論、辯證、建模)與動手操作(取得可信的事實作為證據)交織而成的,缺了哪一邊都很奇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