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

物理與化學是很有趣的兩門學科,對我來說這兩類的學問幾乎就是許許多多有趣的遊戲。也許有人覺得物理與化學太專門或者太嚴肅,對這一點我想說得是:當你很喜歡這個遊戲的時候,你自然就會慢慢變得很專門,你也會很認真,甚至有時候會很嚴肅。
但是別忘了其中的樂趣,這些樂趣是吸引了許多人投入這個領域的極大誘因。 如果你喜歡這兩門學科那很好,請好好的玩它!如果你沒有那麼喜歡,那也無妨,你還是可以從中獲得一些樂趣。

2009年9月10日

單擺教學記錄-數據的分析與公式的推導

2009年9月5日

單擺課程-犯錯與處理錯誤的討論



實驗課是一個可以讓學生「好好犯錯」的機會。我們常常會把一些實驗的技術細節,注意事項先通通告訴學生,讓學生「第一次做實驗就上手」。但是這卻讓學生少了很多遭遇挫折的機會。
遭遇挫折做什麼?有遇到挫折,就可以學著面對、思考、處理。
單擺的實驗再簡單不過,但是在裁切繩子、綁上鐵架或是要克服單擺在擺動的時候如何不要碰到桌緣這些問題,都是令人困擾的小問題。如果我們只是憑空想像,不去實際操作,那學生就永遠學不會解決這些「小」問題的方法。於是在遇到一些小挫折的時候,就只能束手就擒。
如果學生永遠只是照表操課,讓單擺的週期擺動十次之後,測量時間然後除以十,說這樣可以減少誤差。卻不去思考誤差在哪裡,為什麼這樣可以減少誤差等等問題的話,下一次如果遇到類似的問題,卻沒有課本給他讀的時候,他還是只能束手就擒。

當然,如果牽涉到安全問題,老師一定要事先提醒的啦。除此之外,其實可以讓學生好好犯錯,讓學生看到錯誤,然後討論解決方式,並且實施,我想是一個不錯的學習過程。

我覺得我還是太沒耐性,待答時間太短,還是應該給學生更多更多的時間去思考怎麼回答問題才對。

2009年8月29日

教育扼殺創意



這是肯.羅賓森爵士,在2006年TED上的演講記錄。裡面提出來的對教育制度的觀點令人激賞。其中有許多也是我想做而且正在做的。
不過讓我驚訝的是,沒想到他提出的關於害怕學生犯錯、課程歧視(語文、數學重於其他學科)、大學生急遽增加這些問題,原來在國外也是相同的。

2009年8月25日

區分性教學師大預講

只有錄到一半,只有後半段的教學實例,前半的理念部分沒錄到,下次講的時候再錄好了。

2009年8月24日

台中演講記錄

八月四日,到台中社口國小演講。主題是去年進行的「區分性教學」。這是區分性教學計畫的其中一部分,完成計畫的課程之後,要去其他地方分享。於是就到台中分享自己的心得了。除了我之外,還有陳宏清老師理所當然的也一起去了(這計畫是我們兩個一起弄的)
分享的內容主要還是自己的教學理念和一些課程舉例,這個主題我大概講了三次。一次在師大,是該計畫的成果發表會;一次在建中,是一般性的演講,這次是第三次...
寄件者 台中社口國小演講


寄件者 台中社口國小演講


寄件者 台中社口國小演講


寄件者 台中社口國小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