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樂手史提芬.哈利斯說:演奏台上沒有所謂的彈錯,真正的錯誤,是你沒有傾聽並且回應你團員的聲音。
要我說自己是個樂手,算是太抬舉自己。不過畢竟從高中到大學有七年的時間都持續的在管樂團玩saxophone。第七年,大四的時候由於一個學長的關係,開始接觸爵士樂,開始接觸Jam session的玩法。
是這樣的,一個團體或許四個人,五個人,約定好一段旋律和節奏玩個八小節或者十六小節。某個人如果心裡有旋律了,就開始自己的即興演奏。直到旋律乾了就退出換下一個人進來繼續玩。旁邊的人則是配合他的演奏去調整自己的伴奏。
那個情況就像哈利斯說的:你人在這裡,確實的活在此時此刻!
活在此時此刻,打開耳朵和心,傾聽聲音,給予回應(response)。如同奧修所說的,這樣才是真正的responsible。這不是你原先設計規劃好的,像是機器人那樣的回應,而是真正一個活人的回應。
那麼在教學現場呢?你面對的每個活生生的學生們,你有沒有傾聽他們的聲音然後給予你的回應呢?當學生似乎出現了「錯誤」的,「不和諧」的聲音時,你是堅持著自己原本設計規劃好的課程嗎?當學生突然問了一個不在你規劃之內的問題時,你是怎麼回應的呢?
哈利斯說:「如果,我真的想樣音樂照著我的方向走 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聽的 這就是聆聽的科學 彈奏出好音樂,不只是在於我能彈出什麼 更重要的是對音樂的聆聽 」
我也說:「如果你真的想教孩子什麼,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聽的,這就是聆聽的科學。要上一堂很棒的課,不在於老師講出什麼,更重要的是感受孩子的感受」
第一次玩jam session的時候,是相當令人害怕的經驗,第一次你的面前沒有譜,必須演奏你心裡的聲音,於是你第一次看你自己的心。但是在害怕之後,就會出現美妙的經驗,因為真正的交流似乎就那樣出現了。
當老師能夠傾聽並回應,教學現場就不會像是老師的想法不斷的在罷凌學生,而會是一場場和諧,且創意紛呈的精采經驗。
回應上一篇,蘇加他.米托的實驗結果,在那個情況下老師該何去何從呢?其實很清楚的,老師將變成一個樂團的leader,帶著團員一起經歷人生,每天在課堂上不斷的即興卻和諧,不斷共同的創造經驗。
p.s別誤會,我並不是說老師不用規劃課程,不用備課。在這個情況下,老師反而必須更充分充分的備課。你以為爵士樂手不用練習嗎?他們的練習又精準又扎實,而且唯有扎實的練習,才能應付舞台上各種細微的變化。老師也是,必須要非常非常充分的準備,才能回應各種學生的各種反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