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

物理與化學是很有趣的兩門學科,對我來說這兩類的學問幾乎就是許許多多有趣的遊戲。也許有人覺得物理與化學太專門或者太嚴肅,對這一點我想說得是:當你很喜歡這個遊戲的時候,你自然就會慢慢變得很專門,你也會很認真,甚至有時候會很嚴肅。
但是別忘了其中的樂趣,這些樂趣是吸引了許多人投入這個領域的極大誘因。 如果你喜歡這兩門學科那很好,請好好的玩它!如果你沒有那麼喜歡,那也無妨,你還是可以從中獲得一些樂趣。

2017年7月29日

STEAM課程思考

在STEAM的研習中,強調的其中一件事情就是讓學生去嘗試,去失敗,在失敗之後去調整自己的策略。也強調要給學生空間、時間和素材,讓他們有足夠的自由度去嘗試。
學生失敗之後,也不要給學生答案,讓他們繼續嘗試。這樣他們可以從失敗中學習到很多經驗。
我覺得這個部分對台灣來說似乎特別重要,其中一個原因是這部分「情意」部分的教育在台灣確實太缺乏。學生也好老師也好家長也好,都處於一種非常怕錯的狀態。所以在教學現場,可以藉由專案進行當中提供一些情境與機會練習失敗。足夠的時間空間和素材在台灣普遍的教學來說,也是相對缺乏的。



但是讓我們更精緻化一點。
首先,不是所有的失敗都能學習到經驗的,老師得要視情況,有時候適時協助學生在失敗之後做一些後設。讓失敗更能產生意義。這個介入時機的拿捏,是精緻化的一個部分
再來,並不是觸碰了科學就會學習到科學。不是操作了電池和燈泡,讓兩三顆燈泡亮起來,就會了解串聯和並聯的原理。如果只是要讓燈泡順利亮起來,用很多的嘗試錯誤方式組合,或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結果。但是那只是累積一些在特定情況下的特例經驗。
如果要往科學多走一點,那就必須對你在這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問出一些科學的問題,作出假設、進行實驗等等的。
當然這就牽涉到什麼年紀的學生要讓他們在科學上走多深。或者是,由學習者決定他們要往哪個方向走多深之類的。對一個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在這個專案中,學會了電池接上燈泡就會讓燈泡亮起來,還可以有不同的接法,不同的亮法,其實是很棒的。如果在專案的過程中,他們為了要讓燈泡亮起來,做了一些嘗試之後,確實可以學到一些。但如果一個八九年級的學生,也做一樣的事情,在科學的深度上,就不足了。
STEAM的課程中,各領域在學習歷程中要如何逐步的進階,是另一個精緻化的部分。
接著,我們都知道所有的學習,都不會從0開始。STEAM課程的訴求,常常會把學生學習的起點,再往前拉一點。意思是從更原始的地方當作起點。例如,給更少的知識、提供更素的材料等等。
但是,什麼起點才是適當的?哪些素材該給素一點,哪些該給進階一點?要怎麼決定?
舉例來說,某老師在一個花器創作的課程中給學生剪刀和紙,要學生自己去剪出自己想要的圖案。
他不給學生剪好的圖案要學生去黏貼,因為他認為自己去剪出圖案,是要給學生創作的空間。
但是他也不會要學生自己去製作一把剪刀和造紙,更不會要學生去煉鐵。現成的,可以用的剪刀與紙,是教師給的起點!但是想想,因為要完成一個專案,去面對工具缺乏的問題,不也可以成為課程之一?但不會有人這樣做的,為什麼?
老師怎麼決定起點?也是精緻化課程需要做的事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