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考試領導教學」這件事情喔,大家往往想到的是「考試內容」的部份。也就是例如考試考「浮力計算題」好了,那就會影響到教學時,會教「浮力計算題」
這當然是一部分。不過另一部分的「考試引導教學」其實是導致教學「去脈絡化」。
圖文完全沒關係啦
也就是考試要考浮力的計算,那我就直接教浮力的計算,跳過學習浮力時,應該要先感受浮力存在,察覺影響浮力的因素,定性的影響效果是什麼,然後才慢慢有機會引出用數學語言描述浮力原則,然後才會處理浮力的計算題。
那我如果眼光都聚焦在考試題目上,引出的教學哲學就是:我就反覆練習浮力計算題就好,熟練了就會寫,會拿分。考試分數高,代表我教學成效好。那這就會是問題了。
因為這些題目,就是有可能讓聰明的學生,跳過所有對於現象的理解,只要掌握文字的閱讀理解和數字的規則,就可以拿到分數。也就是自然科裡面的重要基礎可以在幾乎全部跳過的情況下,拿到分數。有時候反而是亟欲理解文字和數字與自然現象的連結到底在哪裡的學生,會遇到很大的學習困境。
考試引導教學,並不是什麼不對的事情,教學本來就跟測驗應該是一體的。我教什麼,我就考什麼,我考的東西,也一定是我教的。這很合理。問題是,老師的測驗到底有沒有達到你預期的目標?你的工具和你的目標,真的一致嗎?
所以好好的設計評量題目,讓評量題目可以符合學習目標之後,教學和評量同步,那就是考試引導教學,也是教學引導考試。這樣很好。
重點還是在教師有沒有好好思考這個科目這個單元,學生的學習目標是什麼。
最後也要提醒一下,就是知識和解決問題和思考智能,都是自然科的教學目標,也都應該在評量和教學中認真的出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