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

物理與化學是很有趣的兩門學科,對我來說這兩類的學問幾乎就是許許多多有趣的遊戲。也許有人覺得物理與化學太專門或者太嚴肅,對這一點我想說得是:當你很喜歡這個遊戲的時候,你自然就會慢慢變得很專門,你也會很認真,甚至有時候會很嚴肅。
但是別忘了其中的樂趣,這些樂趣是吸引了許多人投入這個領域的極大誘因。 如果你喜歡這兩門學科那很好,請好好的玩它!如果你沒有那麼喜歡,那也無妨,你還是可以從中獲得一些樂趣。

2021年12月28日

國中理化要不要教莫耳?

國中化學課程中「莫耳與化學計量」要不要放到課本中?其實這個問題,不是我或是某個老師可以決定的,這個問題當然要依據課綱來討論。在108自然領綱中,搜尋一下莫耳這個關鍵詞的話,可以看到這樣的結果。

首先在33頁的地方,有這樣的內容


在CJa-Vc-3 有提到莫耳與簡單的化學計量,不過看到"Vc"就知道,這是高中的課程,是第五學習階段的必修課程。


在第179頁擇有比較詳細一點的說明,提到化學計量以簡單計算為主。從這邊可以知道,國中大概不太會提「化學計量」了,那「莫耳」呢?

直接看第125頁中的說明好了


這裡提到「莫耳」僅止於名詞的認識,也就是知道莫耳是計算化學數量的單位就行了。去年有老師問到:要不要提亞佛加厥數呢?不提的話,要解釋莫耳還蠻困難的。我想一想覺得,提一下這個數字倒也無妨,但就不要再去計算很多粒子的數量了,亞佛加厥數就是用來說明莫耳的意義就好了。當然會有老師說只有介紹莫耳不計算是要幹嘛?其實別急著在國中就想處理完所有的事情啊,高中會使用莫耳去做基礎的化學計量計算。國中在這邊的任務,就是認識一下這個名詞而已。

嗯?國中任務就這樣?不是,是國中關於莫耳這個名詞的認識就這樣,國中的化學,有國中化學被賦予的任務。國中在化學反應這邊的任務是這樣的:


首先是質量守恆的觀念

再來是微觀的原子重新排列

然後是巨觀的化學反應沉澱、產生氣體、顏色變化還有能量進出造成的溫度變化

最後是以符號來表達化學反應

所以其實這一階段的課程(通常是八下第一章啦),應該是要挑選許多不同的化學反應,讓學生去觀察很多的化合物(你知道平平是白色粉末,碳酸鈣看起來和小蘇打很不同嗎?),讓學生去把化合物溶在水裡面攪拌攪拌,感覺溫度變化,然後把各種不同的水溶液,有計劃有系統的混合,觀察結果,把這些化學反應記錄起來,或許做點分類,然後使用化學反應式描述化學反應,看看裡面的原子是怎麼樣重新排列的。

當然同時間,適當的使用各種化學實驗器材進行實驗,進行觀察(Pe-IV-2執行),進行連結巨觀與微觀的推理論證(Tr-IV-1)和運用粒子模型想像(建立模型),也是這個部分很適合進行的學習表現。

巨觀現象、微觀粒子模型和符號的表達,是學習化學中很重要的三本柱,應該要在國中這個階段建立穩固的基礎。如果只有計算和符號,而忽略了實際巨觀現象的連結,是不適當的教學設計。

莫耳與許多的化學計量,其實並不是「基本能力」,那是化學專業能力。對化學界來說,是很基本的能力沒錯,但是只要脫離了化學,就完全用不上了。那些課程就會放在高中加深加廣的選修課程裡面了。有許多認真的老師,會希望學生學的多學的好,這個我覺得很棒。但是我也覺得不要急,如果這位學生未來會在化學上努力,那麼他未來在高中基礎,高中選修課程,會得到他需要的課程。

最後,為什麼以前可以現在不行呢?因為以前的課程,是設計給數理能力在前20%甚至前10%的人的,大考設計也是。但是當我們希望課程可以讓80%的學生受益,那課程設計當然會不太一樣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