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

物理與化學是很有趣的兩門學科,對我來說這兩類的學問幾乎就是許許多多有趣的遊戲。也許有人覺得物理與化學太專門或者太嚴肅,對這一點我想說得是:當你很喜歡這個遊戲的時候,你自然就會慢慢變得很專門,你也會很認真,甚至有時候會很嚴肅。
但是別忘了其中的樂趣,這些樂趣是吸引了許多人投入這個領域的極大誘因。 如果你喜歡這兩門學科那很好,請好好的玩它!如果你沒有那麼喜歡,那也無妨,你還是可以從中獲得一些樂趣。

2022年6月22日

108課綱的浮力課程

說是108課綱之後的浮力課程有點奇怪,因為對一般的國中生來說,學習浮力這個單元的路徑,可能差異都不大。對國中生來說,大體上的能力會從所謂「具體操作」進入到「形式思考」,就是從很具體實際看的到摸的到,可以直接用操作來觀察理解認識的現象進入連接到抽象的思考。不要只是看到抽象思考,就覺得可以直接給國中生全部都是抽象喔,是從具體進入抽象,抽象的思考在某些單元會是最後的目標,但起始點和過程可能都是具體操作的方式。


接下來來看一下國中的浮力課程可能的流程


一、連結經驗:學生都多少有浮力相關的經驗,國小畢業能游泳25公尺,一定有用體感感受過浮力的存在,或是知道有些東西在水上可以浮起來,有些會沉下去。

有老師可能會察覺,學生能說出來「密度較小的物體可以浮起來」這樣的知識,但是只要稍微檢視一下,就會發現這個「知識」是停留在很淺的字面意義上,學生還沒有能力運用。能說出這個知識的學生,大多沒有能力運用這個知識來解釋浮力相關的現象,也常常使用更粗糙簡陋的理論來說明他的浮力經驗,例如說:有空氣就會浮啊;比較重就沉下去。就算和上述的浮力知識衝突,他也沒有能力察覺。

換句話說,這個知識對學生來講是沒有用的。

二、創造經驗:學生過往日常生活對浮力有經驗,但是這樣的經驗,是沒有經過歸納整理和比較的,沒有辦法直接精鍊成知識的。所以接下來在課堂中,我們就要創造經驗,並且在過程中把這些經驗做歸納整理和比較,讓經驗系統化,並嘗試從系統化的經驗中比較差異,提出問題或猜想。

怎樣創造經驗呢?

經驗1.拿一個排球,放到水中,浮起來了。排球有重量(約300gw)所以必然有浮力存在,和重力相等。

經驗2.用手把水中的排球往下壓,沒有壓到底部,但排球沒入水中的體積更大了。這時候再分析一次力圖會發現,浮力必然比剛剛更大了。

歸納1.排球越往下,浮力越大。

提問1.排球如果已經完全沒入水中,再往下壓(沒有碰到容器底部),浮力會越來越大嗎?

學生有人回答會,有人回答不會。岔個題,有老師可能會覺得:一開始跟學生說清楚「浮力等於排開液重」這些問題學生不就都會了嗎?要是教學這麼簡單就好了,同一句話在老師腦袋裡面的意義和學生腦袋裡面的意義是不同的,學生知道和會用完全是兩回事。何況這段課程的主體不在認知用理解應用,而是在學習經驗的歸納與精緻化,最後會希望學生從中提出可探究的問題。

經驗3.讓學生把排球往下壓,感受一下浮力有沒有越來越大。如果沒有夠大的水槽可以操作,可以把排球先換成更小的皮球或甚至乒乓球。

有些學生會覺得浮力越來越大,有些學生會覺得沒有差別。當不同人的經驗產生衝突時,就是儀器可以登場的時間。

經驗4.這時候可以把球換成高爾夫球(沉體),用一個膠帶黏個棉線掛在彈簧秤上就可以測到高爾夫球的重量(大約50gw),把高爾夫球一部分浸入水中,看看彈簧秤的數值下降到例如30gw。這時候可以問學生,那代表浮力有多大呢?(20gw)。接著然後把高爾夫球慢慢沉入水中,可以看到彈簧秤的數值越來越低。

這時候可以在把這個經驗4.和前面的經驗1.2做連結,就是不管是排球還是高爾夫球,都是沒入水中越多,浮力越大的。

接著把高爾夫球完全沒入水中再往下時,觀察彈簧秤數值變化,會發現彈簧秤都維持在大約5gw左右。代表只要完全沒入水中,浮力就不會再變了。這部份是經驗4要連結到經驗3。也可以讓學生用手拿著高爾夫球,然後慢慢沒入水中,感受高爾夫球在水中幾乎沒有重量的感覺。

最後把高爾夫球從彈簧秤拿下來後,直接丟到水裡。問學生,這時候的浮力和水桶底部支撐力,強化檢視經驗4



經驗5.把球換成籃球,讓學生再用手把籃球壓到水裡試試看,會發現困難度高很多,請學生根據目前的經驗提出解釋。

我們希望學生能引用前面的經驗來解釋後面的經驗,就是在水中的體積越大,浮力就會越大。但是教師常常就會發現,一旦希望學生提出解釋時,學生往往就會用他舊有的習慣來回答,像是:「籃球空氣更多」這一類的。這時候老師應該要將他們拉回來,限制他們連結經驗來做回答。這是屬於聚斂型的學習,不是發散型的。

經驗6.把球換成保齡球,讓學生先拿一下約5kgw的保齡球,並且請學生預測保齡球會浮還是會沉,結果會浮起來。這部份是讓學生最後有個強烈的強化經驗,但前面的1~5是學習經驗的重點。

歸納整理:物體越深入水中,物體在水中體積越大,浮力越大。完全沒入水中後,在水中體積就不改變了,浮力也不會再改變。浮力大小和物體在水中的體積有關,那實際測量看看。

以上這麼一大段,都是在課堂上創造經驗。帶學生用比較系統化的方式,取得比較有條理的關於浮力的經驗。有條理的,歸納過的經驗,才有機會從經驗中提取出可能的猜想。這邊的猜想還是屬於HOW階段的猜想,也就是察覺可能的因果關係部分,還沒有到達要提出解釋的部份喔。


三、從歸納的經驗中做出猜想。開始要測量了,為什麼要測量?因為有測量的需求出現了。

測量1.把50gw的瓶子放到水裡(浮體),看看水面上升多少?把40gw的瓶子放到水裡(浮體),看看水面上升多少?

結果發現,50gw的瓶子,水面上升50ml,40gw的瓶子,水面上升40ml,這個數字剛剛好一致,看起來水面下體積和浮力不但有關,還根本是一致的?

猜想1.物體在水面下的體積毫升數=浮力大小的公克重數?

這當然是一個有點糟糕的猜想,體積和重量是兩個不同的物理量,怎麼會有剛好相等的呢?但是對國中生來說,大部分國中生沒那麼有感覺。

就我自己的觀察,在我以前也非常注重浮力計算的時候,許多學生就是把排開體積=浮力,根本沒有意識到中間其實經過了一次的密度換算(還有一次質量和重量的換算),他們直接就是把排開體積=浮力,而且考試拿到的分數蠻高的。

所以在這邊,我會自己提出上面的猜想1,問問學生聽起來合不合理?

結果就有學生,或許是覺得怪怪的,或許是有提前學習,提出來:會不會是排開的水重量=浮力大小呢?因為水的密度是1,所以才剛好一樣。

如果學生提了,就讓學生提,如果學生沒提,那就老師提。

比較一下兩個猜想就會發現,目前的經驗和測量結果,不足以把兩個猜想做區分,於是就要進入下一步驟:

實驗設計1.用什麼方式,可以區分出到底是排開液體體積=浮力,還是排開液體重量=浮力呢?

答案當然就是要換成不同密度的液體來測試看看,可以準備飽和食鹽水和酒精,並且讓學生做預測


預測1.如果是體積假說,那同樣的50gw罐子,在三種液體裡面,都會讓液體上升50ml;如果是重量假說,那在酒精裡面,液體上升的會更多,食鹽水裡面上升的會最少。

最後就是進行測試比較

結果當然會發現,體積假說是錯的,重量假說比較可能是對的



四、統整

有沒有需要根據測量結果:浮力=排開的液體重量,來說服學生呢?我覺得看老師了,我自己覺得精準的測量結果不是說服學生的必要條件。因為測量總是有誤差,要測量到gw, mgw還是ugw才是夠精準的數據呢?當然沒有一個答案。

我們要認識「浮力=排開液重」這件事情,並不是我們直接去測量這個結果,看到這個結果然後去相信的。如果是是這樣的路徑,因為測量總是有誤差,每一次的排開液重,就是會和浮力數據不一致,所以我們永遠不可能相信(或者不確定)這個結果。

路徑反而應該是,我們根據前面的許多經驗「覺得」浮力應該=排開的液重吧,然後用實驗去驗證我們的猜想。那只要每次測量的數據都很接近,也都在測量的誤差範圍內,所以我們就會覺得這個因果關係的猜想應該是對的。

這個統整完的結果:「浮力=排開液重」需要經過檢驗,就是把這樣的結果套用回前面的經驗,看看有沒有任何經驗和這個結果是有衝突的?

到這邊為止,是認識了阿基米德原理,但是沒有提出解釋:為什麼浮力=排開的液重

五、解釋

我自己是傾向大略的提出一個說法就好:當物體浸入液體,會把液體給推開,物體如果拿走,液體就會補上原本的位置,所以你可以察覺到液體會有一個把物體佔據的位置給搶回來的傾向。那物體把多重的液體給推開了,就代表有多重的液體會把物體給推上去,這就是浮力的來源。

當然也有老師會喜歡更精緻的解釋,就用液體的壓力來解釋浮力,這個解釋甚至可以是可計算的量化解釋,當然就更厲害了。


六、精熟

學會浮力原理之後,接下來就是運用浮力原理,來預測某些情境下物體所受到的浮力,比較大小,或是計算出來,或是評估情境改變時,會產生的浮力改變,也就是很多考題會考的那種東西啦。


好,上面寫那麼多,這樣要花多久的時間呢?我其實只用了兩節課。其中一個原因是,後續的實驗操作測量,都是用老師操作給學生看的方式進行的。

為什麼呢?因為這裡的實驗操作不是我設定的課程目標。使用燒杯量筒彈簧秤的技能,不是我設定的實驗目標,所以由我操作讓學生看結果就行了。

如果再加上更多的精熟練習,我想頂多三節課也就夠了。

這樣的課程能不能應付十年前許多浮力的計算題呢?我猜是不行的。但我希望這樣的課程能讓他們對於浮力更有感覺和概念。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