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學校的空間常常有問題,所以podcast其實好一段時間不能用了。昨天決定要尋找外面的免費空間。結果找到了一個500MB的免費空間:
http://www.podomatic.com/
經過一番的申請帳號與弄懂他的遊戲規則,終於把podcast恢復了!
只要按網頁右邊的按鈕就可以訂閱。
500MB用完的話,就只好再申請一個囉。
置頂
物理與化學是很有趣的兩門學科,對我來說這兩類的學問幾乎就是許許多多有趣的遊戲。也許有人覺得物理與化學太專門或者太嚴肅,對這一點我想說得是:當你很喜歡這個遊戲的時候,你自然就會慢慢變得很專門,你也會很認真,甚至有時候會很嚴肅。
但是別忘了其中的樂趣,這些樂趣是吸引了許多人投入這個領域的極大誘因。 如果你喜歡這兩門學科那很好,請好好的玩它!如果你沒有那麼喜歡,那也無妨,你還是可以從中獲得一些樂趣。
但是別忘了其中的樂趣,這些樂趣是吸引了許多人投入這個領域的極大誘因。 如果你喜歡這兩門學科那很好,請好好的玩它!如果你沒有那麼喜歡,那也無妨,你還是可以從中獲得一些樂趣。
2009年11月11日
2009年11月5日
記事
今天在課堂上發生了一件事情,讓我頗有感觸。
前一天我在解題的時候,學生問了一個題目,內容是某水溶液的莫耳濃度是bM, 溶質分子量為m, 溶液密度為d g/cm3,請問此溶液的重量百分濃度是多少。
當天解完之後,學生都接受答案了。但隔天,有個學生上課時說:另外一個老師解的跟我不一樣,老師你是不是算錯了。
我當下的反應與感受,是:「為什麼你要來問我,我是不是算錯了?你為什麼不是自己去算一算,然後判斷誰對誰錯?」
如果前一天上課的時候,學生有把東西聽懂,至少聽個半懂,知道來龍去脈,那麼他應該要有能力將題目重新演算一遍(既然答案有爭議,多算一遍是好事),然後可以依賴自己的能力去做出判斷。而不是去尋求權威的說法。
就算他知道了某個權威對了,另一個權威錯了,那麼對他還是一點幫助都沒有。學生仍然沒有思考、沒有判斷。當電視上面隨便找個穿著白袍的外國人,自稱是某某權威的時候,他還是只能被騙。
科學教育不該去教導學生服膺權威。我們可以從實驗或者嚴謹的邏輯推論,去得到某個科學原則或定律之後,將這些原則定律拿來正確的使用,但卻不能只憑著某某人說了什麼,就說答案應該是如何如何。
費曼先生在加州理工學院服務的時候,在1961~1964年期間開了一門物理學的入門課,並編寫了一套講義,後來出版成為三大卷的費曼物理學講義。
這套書非常棒,不過和其他所有的出版品一樣,裡面的內容多少有點錯誤。這些錯誤曾經造成一名威廉與瑪麗學院的學生考克斯,在一次考試中因為引用了書中錯誤的說法而被扣分了。
考克斯為了這件事情,寫了信給費曼先生。費曼先生的回答是:「你的老師沒給你分數是正確的,因為你的答案錯了。他不是已經利用了高斯定律證明給你看了?在科學生,你應該相信嚴謹的邏輯和仔細的論證,而不要相信權威......(後略)」(引用自費曼物理學講義裡面的序)
這也是我想告訴學生的。相信權威是很方便簡單的事情,但是這卻會剝奪你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當你們在課堂上有時侃侃而談時,不管內容是幼稚還是精采,其實都很好。雖然有時候我會加以批評,但是不論如何,你們都思考了。但若你們相信了某些專家,而停止思考時,那就完蛋了。
另一個有趣的故事是這樣的:有個病人,病的很嚴重。醫生來看他,做出宣判說:這個人死了!於是大家就開始把這個病人裝在棺材裡面,準備要抬去埋。在棺木要下葬的時候,病人醒了,發現自己不知道在哪裡,於是大聲呼救。參加葬禮的醫生專家們於是開始討論這個人是活的還死的,經過專家的討論,這個人應該是死了,根據所有的醫學書籍,他絕對不可能是活的。於是做出結論:他死了。其他參加葬禮的人,聽到專家學者這樣說,也都點頭同意說:他死了,專家都這樣講,絕對不會錯。
於是他就被埋了...
前一天我在解題的時候,學生問了一個題目,內容是某水溶液的莫耳濃度是bM, 溶質分子量為m, 溶液密度為d g/cm3,請問此溶液的重量百分濃度是多少。
當天解完之後,學生都接受答案了。但隔天,有個學生上課時說:另外一個老師解的跟我不一樣,老師你是不是算錯了。
我當下的反應與感受,是:「為什麼你要來問我,我是不是算錯了?你為什麼不是自己去算一算,然後判斷誰對誰錯?」
如果前一天上課的時候,學生有把東西聽懂,至少聽個半懂,知道來龍去脈,那麼他應該要有能力將題目重新演算一遍(既然答案有爭議,多算一遍是好事),然後可以依賴自己的能力去做出判斷。而不是去尋求權威的說法。
就算他知道了某個權威對了,另一個權威錯了,那麼對他還是一點幫助都沒有。學生仍然沒有思考、沒有判斷。當電視上面隨便找個穿著白袍的外國人,自稱是某某權威的時候,他還是只能被騙。
科學教育不該去教導學生服膺權威。我們可以從實驗或者嚴謹的邏輯推論,去得到某個科學原則或定律之後,將這些原則定律拿來正確的使用,但卻不能只憑著某某人說了什麼,就說答案應該是如何如何。
費曼先生在加州理工學院服務的時候,在1961~1964年期間開了一門物理學的入門課,並編寫了一套講義,後來出版成為三大卷的費曼物理學講義。
這套書非常棒,不過和其他所有的出版品一樣,裡面的內容多少有點錯誤。這些錯誤曾經造成一名威廉與瑪麗學院的學生考克斯,在一次考試中因為引用了書中錯誤的說法而被扣分了。
考克斯為了這件事情,寫了信給費曼先生。費曼先生的回答是:「你的老師沒給你分數是正確的,因為你的答案錯了。他不是已經利用了高斯定律證明給你看了?在科學生,你應該相信嚴謹的邏輯和仔細的論證,而不要相信權威......(後略)」(引用自費曼物理學講義裡面的序)
這也是我想告訴學生的。相信權威是很方便簡單的事情,但是這卻會剝奪你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當你們在課堂上有時侃侃而談時,不管內容是幼稚還是精采,其實都很好。雖然有時候我會加以批評,但是不論如何,你們都思考了。但若你們相信了某些專家,而停止思考時,那就完蛋了。
另一個有趣的故事是這樣的:有個病人,病的很嚴重。醫生來看他,做出宣判說:這個人死了!於是大家就開始把這個病人裝在棺材裡面,準備要抬去埋。在棺木要下葬的時候,病人醒了,發現自己不知道在哪裡,於是大聲呼救。參加葬禮的醫生專家們於是開始討論這個人是活的還死的,經過專家的討論,這個人應該是死了,根據所有的醫學書籍,他絕對不可能是活的。於是做出結論:他死了。其他參加葬禮的人,聽到專家學者這樣說,也都點頭同意說:他死了,專家都這樣講,絕對不會錯。
於是他就被埋了...
2009年9月12日
家長會演講
演講前段所提到的演講就是這段,前面有貼過,這邊再貼一遍。我把這段影片在演講中的片段剪掉了,這樣檔案小一點。
9/11這天開家長會,趁這個機會與家長分享資優班教學的心得。希望家長可以了解我的教學理念。這個演講本來是在做區分性教學的時候製作的,本來的演講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教育理念中,資優班和普通班的區分性,另一部分是實際課程進行的紀錄。我把後半段的部份拿掉,把前半段針對家長的需求做了修改,就成了這次演講的內容。
演講的時間只有半個小時,稍微倉促了點。講的也太散亂了一點,我的演講組織技巧還非常的有待加強啊!
以下的紀錄是講的時候順便錄下來的。Keynote真是好用的軟體!
2009年9月10日
2009年9月5日
單擺課程-犯錯與處理錯誤的討論
實驗課是一個可以讓學生「好好犯錯」的機會。我們常常會把一些實驗的技術細節,注意事項先通通告訴學生,讓學生「第一次做實驗就上手」。但是這卻讓學生少了很多遭遇挫折的機會。
遭遇挫折做什麼?有遇到挫折,就可以學著面對、思考、處理。
單擺的實驗再簡單不過,但是在裁切繩子、綁上鐵架或是要克服單擺在擺動的時候如何不要碰到桌緣這些問題,都是令人困擾的小問題。如果我們只是憑空想像,不去實際操作,那學生就永遠學不會解決這些「小」問題的方法。於是在遇到一些小挫折的時候,就只能束手就擒。
如果學生永遠只是照表操課,讓單擺的週期擺動十次之後,測量時間然後除以十,說這樣可以減少誤差。卻不去思考誤差在哪裡,為什麼這樣可以減少誤差等等問題的話,下一次如果遇到類似的問題,卻沒有課本給他讀的時候,他還是只能束手就擒。
當然,如果牽涉到安全問題,老師一定要事先提醒的啦。除此之外,其實可以讓學生好好犯錯,讓學生看到錯誤,然後討論解決方式,並且實施,我想是一個不錯的學習過程。
我覺得我還是太沒耐性,待答時間太短,還是應該給學生更多更多的時間去思考怎麼回答問題才對。
訂閱:
文章 (Atom)